当前位置:文字集人生感悟内容页

注定要优秀而贫穷地活着

2024-03-04 07:39:01互联网人生感悟手机版

01、 贫困陷阱里,穷人思维产生

02、   所有做灰产的人,都发财了。

03、   于是,小朋友,挠着头走远了。

04、   记得,之前看过这样一个段子:

05、   记得罗文益,做过这样一段回答:

06、   那请问赚大钱的人是什么样子呢?

07、 因为穷,更在意道德,所以越穷越高尚。

08、   就像上段提到的贫困路径依赖那样:

09、   所有最赚钱的方法,都写在了刑法上;

10、   这让我想起,刚毕业找到工作的画面。

11、   富翁说:乖,你真聪明,努力吧,孩子。

12、   这其实就是决策判断时的贫困观念依赖。

13、   另外,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这样一段话:

14、   每当想到这个事情,我其实都是挺感叹的。

15、 因为穷,只能得到穷的奋斗观,所以穷者恒穷。

16、   多少努力的人,注定要优秀而贫穷地活着!

17、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有两个问题需要正视。

18、 因为穷,所以只能依赖贫困层级里的观念和资源

19、   一小朋友问一富翁:叔叔你为什么这么有钱。

20、 因为穷,更需要安全感,因为追求安全,就更穷。

21、   小朋友若有所思的说:哦…叔叔,我好像懂了。

22、   简而言之,穷人的贫困,其实都是被迫的...

注定要优秀而贫穷地活着(二)

23、   久而久之,也就被迫塑造了我们说的“穷人思维...

24、   而还有希望么?对于这个问题,万能的大熊做了回答。

25、   刚才就说过,穷人关于成功这事,只能靠别人那听来。

26、   以前我们爱听鸡汤,但现在我们经常提到一些反鸡汤:

27、   《贫穷的本质》一书里,讲过一个“贫困陷阱的概念。

28、   所以大多的事后总结,都有刻意美化、削足适履之嫌。

29、   富翁:傻x,后来我爸死了,我继承了他所有的财产。

30、   如果,上一辈是穷的,这一辈要走出来,真的会比较费劲。

31、   这些大同小异,都不再深入讨论,对于这点的,只提一句:

32、   你的报酬不是和你的劳动成正比,和你劳动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

33、 王石的那些自传更不会告诉你,他的前老丈人是当年的广东省委副书记。

34、   我每年过年回家,遇到家里一个小妹的时候,她都会向我道谢感激。

35、   为了不让家族的贫困出现代际传递,在你这一代,必须要先做点不同的事情。

36、   贫困以及贫困的路径依赖,决定了贫困系统的再生产。最终实现贫困的代际传递。

37、   我们身边常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是努力的穷人,越注意所谓的道德和优秀品质。

38、   你知道穷是不能经历风险的,有时1w块是别人的千分之一,很可能就是你的全部。

39、   众所周知,穷人有时并不像大家描述的那么胆小,相反很多人也愿意做出大胆尝试。

40、   怎么理解?还记得我上一篇文章《人类原来是这么个玩意儿???》提到的一句话么?

41、   在那些激励人心的逆袭故事面前,人们不过是把掌声留给了别人,把希望留给了自己。

42、   这两句,是我身边很多人信奉的真理。为了账号不消失,我们不讨论前者,光说后面。

注定要优秀而贫穷地活着(三)

43、   灰色产业,也就是所谓的介于道德和法律之间的行业。它一直以来,都是庞大而暴利的。

44、   我也经常听到身边朋友说这样一句话:那个人又自私又耍聪明,一看就不是赚大钱的人。

45、   对赚钱这件事来说,很多人其实是没有大体会的。这当然是废话,如果有钱,还能穷吗?

46、   诸如此类吧,总之在他们的观念里,能不能赚钱,第一反应其实就是能不能吃苦,够不够勤奋?

47、   就我个人所见,穷人中比富人聪明、优秀、勤奋的,比比皆是。但是进入到不同的圈子你会发现:

48、   我们在什么样的圈层,往往就接受什么样的信息,很大程度上也代表了得到什么样的机会和发展。

49、   这当然是不健康的,不过因为之前几次尝试都赚到了钱,又受到一些利诱鼓动,她也开始大笔囤货。

50、   近了来说,北京扫黄抓到嫖娼的,多得是互联网行业大咖和投资人,那他们算是违反道德标准了么?

51、   先不说投资合理性的问题,光说钱财损失在一个人经济状况的占比,其实就直接决定了风险的大小。

52、   我们很多人其实就困在这样的窘境里。每每想要更好的改变,但是挣扎的现状让我们只能在怪圈循环。

53、   这当然不是指不该努力,而恰恰是告诉你,在这世界有太多意料之外的失败,却很少有突如其来的成功。

54、   而在读书无用论“这种贫困观念高发的农村,很可能就让小妹的人生,进入在县城周围打工攒钱的循环。

55、 大家都说比尔盖茨很小就读完了大百科全书,但怎么没人提到她的第一单是IBM董事的母亲给她的这件事?

56、   穷人和富人最大的不同,不是关注的小话题——热点事件、钱权色。而是思考的问题不同,共享的信息不同。

57、   但就因为信息闭塞,等她已经相对便宜的接手准备大赚一笔的时候,才惊觉大家对产品已经开始生出抵制了……

58、   所以,在这条孤独的路上,请一定要扛住那些不满和抱怨,那不过是因为人们都无法理解自己未经历过的事情。

59、 巴菲特的书只会告诉你他8岁就知道去参观纽交所,但不会告诉你他国会议员的父亲带他去的,是高盛的董事接待的。

60、   不过,早期的微商有一个弊病,就是“囤货。说白了就是上家往下家压,把产品消化在渠道里,快速套现的手段。

61、   而尴尬的是,因为所谓的成功故事,其实大多是刻意事后美化或者选择性的露出,所以这些观念就成了错误的路标。

62、   实不相瞒,我见到过太多素质低下,小气抠门的人,他们三句不离生殖器,但是就是有钱,就是有你望尘莫及的收入。

注定要优秀而贫穷地活着(四)

63、   关注过我的人都知道,微博开通问答功能以来,我经常在围观一些有趣的话题。今天无意中,又看到了这样一个提问:

64、   诚然,所有的执着,都会有太多的不理解,现在的努力,也可能终究达不到想要的标准。但我想你比别人更清楚的是:

65、   当然,这并不是说没有希望了。社会越发展,机会越公平。你现在的选择,很大程度就决定了贫困是否会无情的延续。

66、   而让人唏嘘的是,恰恰也是因为穷,在很多投资判断时他们的信息最闭塞,消息也最不灵通,往往也就更容易遇到风险。

67、   可灰产为什么见不得光,除了枪打出头鸟,一大特点就是在道德层面所受到的鄙视。(当然,其实灰产启动资金也不小)

68、   他父母其实不是不愿接收别人的意见,只是如果我不是刚好读书回来,或许他们依赖参照的就是张大婶、王大姨的看法。

69、   一直以来,传统社会观念里其实都讲究一个勤劳致富的概念。记得,以前父亲在批评我的时候,经常就会说这样一段话:

70、   现今中国的阶层固化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在您看来,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还有上升通道么?如果有,在哪里,该怎么办?

71、   不过尴尬也就在这里,因为没有成功经历,所以我们所谓的成功观念,只能靠自己有限的经历去给下代传授,或者道听途说……

72、   甚至,你老板为了让你多劳动多付出,防止你意识到资源重要性,偶尔还会猛给你灌些,像他当年那样努力就能成功之类的鸡汤。

73、   这其实就是资源差距的问题。很多时候,你拼尽全力的终点,不过是别人的起点。而是否有资源,很大程度决定一个人赚钱的速度。

74、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其实早期微商产品质量一向堪忧,而她大量囤货的那段时间,恰恰是就那类产品质量问题曝光的前期。

75、   而什么算吃苦呢?你见过哪个煤矿工人通过挖煤又快又好,当上过煤老板吗?什么又是勤奋呢?起早贪黑、日程排满、艰苦卓绝吗?

76、   这段话分析的是打破阶层的逻辑,而说白了也就是逆袭的关键。为什么我一开始就在说,多少努力的人,注定要优秀而贫穷的活着?

77、   是不是很可怕?尽管我一直坚信头像用网络美女都是丑逼这一事实,但是你不得不惊叹其产业的庞大,后面的盈利数据更不用再多说。

78、   而当时我知道以后,态度坚决的去跟他爸妈做了思想工作。用自己还算过得去的家族印象一再担保,才勉强让她得到了走出县城的机会。

79、   举个例子,有个人想要通过搬砖改善生活,但因为突发状况花光了钱,于是几天都没吃饭了。而因为没吃饭,便没有力气,所以他又找不到工作了。

80、   这正如爸妈无法理解,你为什么不按照他们的意愿而活。为什么当年执意要读书,为什么现在纵使乱沙迷人眼“,年关之后也要回到人头攒动的北京?

81、   读到这里,你应该能理解这句正确的废话了。按照贫困观念里的优秀标准,加上贫困的资源和观念的限制,很多努力的人其实就得优秀而普通的活着。

82、   富人思考的,不是如何通过个人的努力来赚钱,而是找到什么机会、获取什么信息来赚钱;穷人思考的,则是如何通过升级打怪,来完成个人的迭代。

注定要优秀而贫穷地活着(五)

83、   还是那句话,对于穷人,别人的小损失,很可能就是你的全部。而恰恰又因为这种抗风险能力的糟糕,我们又无形中变成了束手束脚、追求保障的人。

84、   成功故事其实大多就是这样的,因为在社会传统观念影响里,靠自己双手致富的人往往才会受到尊敬,像拆二代、富二代这样有钱的人竟然还要遭到鄙夷。

85、   以前,我有个朋友,她算是最早一批做微商的人。那会儿微商刚起步,确实有很多人赚到了钱,她也不例外。朋友之间还经常调侃她,说她躺着就能赚钱。

86、   其实不为别的,就是因为当时她高中毕业,爸妈就一直劝她不要读书了,在县城找个工作,早点开始攒钱。还一直强调说,女娃以后嫁人,要太高的文凭也没用。

87、   答案是肯定,概括来说他大概表达了一个“社会越发展,机会越公平的意思。这其实是当下普遍认可的观点就不过多提及,不过有一段话,值得拿出来做个分享:

88、   这其实就是差距所在。而后者的这种赚钱观念,除了刚才提到的,农耕时代遗传下来的、吃苦精神制胜的勤劳致富理论。很大程度上,还来源于我们的道听途说。

89、   所以,道德的本质其实和法律一样,都是上层阶级为了稳固权力的手段。不能没有,社会得乱,不得全信,否则你将高尚而贫穷。(比如,做个忠诚于公司的奴仆什么的)

90、   因为我们只有更普通的人脉、教育、工作、资源等机会,所以我们不断依赖“贫穷本身去决策,这样也就导致除了物质以外,精神上的贫困也处在了不断被再生产的尴尬里。

91、   富翁摸摸小朋友的头说:小时候,我和你一样穷,什么也没有,爸爸给我一个苹果,我没有吃,而是把这个苹果卖了,用赚到的钱买两个苹果,然后又卖了,再买四个苹果。

92、   第一,你自己能力并不出众,第二,目标不要太高太着急。大部分上层人基本都是二三代的积累,而普通人总想一步登天。如果你用三代的眼光去看待逆袭,就会有远见很多。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