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于诸荣辱,心无忧喜。《维摩经》卷下,菩萨行品
02、 佛语禅话烦恼不除,慧不生;不造福,则福不生。
03、 人生的价值在于功能而不是形象,形象没有价值。
04、 《金刚经》里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
05、 寂灭者召为一心,一心者名如来藏。《入楞伽经》卷一
06、 布施如挖井,将土挖得越多,则井中的水量越广越深。
07、 智慧的耳朵 只有智慧的耳朵,才能听出超越的真理。
08、 少恩加己,思欲大报。《优婆塞戒经》卷二,自他庄严品
09、 什么是好人 脾气、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
10、 这是一个被速度追赶的时代,我们无法不竭尽全力地奔跑。
11、 每个人都有你不具备的优点,每个人都有你达不到的高度。
12、 佛心禅语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名利和感情,而是慈悲和智慧。
13、 如果我们平时没有积累足够的善缘,还会有柳暗花明的机遇吗?
14、 佛心禅语 外在的修炼不能使人超脱,真正的感悟来自心灵的体验。( HTtPs://wWW.WeNzIjI.COM/ )
15、 养好自己的气质,不要争面子,争来的是假的,培养来的才是真的。
16、 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17、 自己有伞就可以不被雨淋,自己有真正的禅性,就可以不被魔迷惑。
18、 管理下属的好方法 以诚待人,以德服人,是最好的管理下属的方法。
19、 我们都是自己至高无上的统领者,却又不过是大千世界里的一粒微尘。
20、 佛心没有远近,人的愿望也没有大小。只要心诚意正,即可达到宏愿。
21、 禅非语文可阐扬,祛除妄心能品尝,人人心中皆有禅,心外觅禅空自忙。
22、 一句禅语一种人生能接受法,成长慧命;获得回响,就是“回因向果”。
佛语星(二)
23、 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引导团队的良方,在“用智慧辅导,以爱心对待”。
24、 果中无有业,业中亦无果,但因由于取业而生果。没有天与梵天作为轮回的
25、 做人要厚道,随时给人留下转圜的余地。(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26、 佛心禅语 信而不修,果报就在那里,或乐或苦,与你寸步不离,不毁不灭。
27、 一句禅语一种人生虔诚地为人群服务,不要“加减做”,加加减减就不会进步。
28、 吹嘘自己,蔑视他人,因骄傲反显渺小。《经集》第一品,第七章《无种姓者经》
29、 尊重每一个家庭成员个体,尤其爱护老弱妇孺,避免家庭暴力或不伦诸事的发生。
30、 行善去恶,因求真理登净域,为学佛法人宝山;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
31、 珍惜 人人都应该惜命、惜身、惜福、惜缘、惜光阴,因为这样才符合佛理 佛法。
32、 人生在世,常会接触复杂的人事;所谓“修行”,就是要借复杂的“人与事”来练心。
33、 修行者为完成“德行”,日常生活不可离“四重”,即“言重、行重、貌重、厚重”。
34、 佛家禅语:人生最大的成就是从失败中站起来。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二行善。
35、 不好责彼,务自省身。《法句经》卷上,双要品常省己过,不说彼短。《大集经》卷十三
36、 佛心禅语 不论前进的道路如何坎坷,我们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看脚下,走好下一步。
37、 由闻思所得的万千智慧,不及由修证所生之一刹那智慧来得殊胜。(宋)冈波巴《宝鬘集》
38、 有无一般:有固然很好,无也非常丰富,真空生妙有,从“无”之中可以生出千万个“有”。
39、 盛瞋恚能持,如制逸马车,我说善御士,非谓执绳者。《杂阿含经》卷四十,第11()7经
40、 应以无思而为方便,圆满静虑波罗蜜多,有味无味不可得故。《大般若经》卷三,初分学观品
41、 佛心禅语 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日:“幽涧泉清,高峰月白。”——《广岩成泽禅师》
42、 一句不恰当的话,就会使人产生排斥的心。所以,话要讲得恰到好处,多一句、少一句都不好。
佛语星(三)
43、 世间缺点虽多,仍是美好的。我们要学会感恩和知足,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真正快乐起来。
44、 佛心禅语 面对误会有时候辩解也是没有用处的,保持一颗宽容的心,实际行动自然会说明一切。
45、 佛心禅语 真爱博大、深邃、包容,如果能用生命的力量去守候自己的爱,情不死,爱就能永存。
46、 菩提心者,即是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佛法之根本也。《大宝积经》卷三十六,菩萨藏会
47、 用清净的心眼看人,就不会彼此碰撞。声无形无量,色乃假相,不必拿声、色来压迫自己的心眼。
48、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纵遇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唐)玄觉《永嘉证道歌》
49、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智慧是从人与事之间磨练出来的,若逃避现实,离开入与事,便无从产生智慧。
50、 佛心禅语 人多迷于寻找奇迹,因而停滞不进;时间再多,路再长,也了无用处,终无昕得。——证严法师
51、 你的敦厚最要紧,敦厚是诚信的绿叶,是信任的花朵,敦厚就是全部。你可以一无所有,但不能失去善良敦厚。
52、 所以我们应谨守本分,若有人称赞你“功德无量”时,即应出自内心来回答:“这是本分事,是我应尽的本分。”
53、 佛心禅语 情与无情一体,触目皆真;佛与众生不别,当体全现。随处做主,遇缘即宗。——《圆悟佛果禅师语录》
54、 所以我们觉得这个世界开始变了,变得物欲横陈而杂乱无绪。人人为财,心哪得片刻清净?心已蒙尘,谈何身康体健。
55、 若父母不听汝于正法律中正信舍家、无家学道者,我不得度汝出家学道。《中阿含经》卷三十一,《赖咤和罗经》佛言
56、 佛心禅语 人生在世,知错能改,则为君子之道。有错不思改正,或者口是心 非,那只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57、 要评论人吗?要发表不同意见吗?等一等!先问一问我们的心:是不是心平气和?是不是柔软慈悲?若不是,慎开其口。
58、 禅是一种精神上的修行方式。印度的禅宗希望修行者能够通过集中精神进入入定的状态,从而抛却烦恼与妄念,获得解脱。
59、 善为大铠,不畏刀兵;善为大船,得渡河渊。有能守信,室内和安。现世有庆,福追自然。行之得报,非神授与。《事佛经》
60、 蹄窝容易被水灌满,小库容易被财物装满,小块田园容易播种,学识浅薄的人容易自满。(宋末元初)贡噶坚赞《萨迦格言》
61、 集中思想。情绪紧张,思想散乱;思想一集中,那些困扰自己的妄想杂念就会减少,所谓“一心不乱”,就能“动静自如”。
62、 人是很脆弱的,生老病死的历程中,害怕恐惧更是每个人都曾有的经验,“怕死了”“恐怖极了”的感觉会使人“生不如死”。
佛语星(四)
63、 人者心之器,“心”一动,世间万物万缘泛生,纷纷攘攘,无时或了;“心”一静,浮荡人生复归平静,纷争遁形,尘劳消迹。
64、 夫为世间将,顺正不阿枉,心调胜诸恶,如是为法王。见正能施惠,仁爱好利人,既利以平均,如是众亲附。《法句经》卷下,道利品
65、 不说讥谤。讥讽别人的话不说,毁谤别人的话不说。一个人如果发觉自己平时好说别人的闲话,那么,从现在起,绝口不说,这就是不恶口。
66、 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华严经》卷十九,夜摩宫中偈赞品
67、 用净土的眼睛看世界,世界才美。如同阳光照耀大地,大地一片金色。念佛人的世界是美好的;但这并不会让我们贪着这个世间,反而更加向往净土。
68、 佛心禅语 莫轻视小善,以为我不会受报应。小水滴不断地落下,最后能灌满整个瓶子,所以聪明的人逐渐积集小善,而致使他整个人充满着福德。——《佛陀的格言》
69、 一有位部长夫人,以一般人的观念来说,应以华丽的装扮来配合她的身份。但是她与一般妇女一样勤俭,自己上市场、下厨房、打扫房屋,双手粗糙厚短、指甲不曾修饰。
70、 非饮食及宝,能报父母恩,引导向正法,便为供二亲。《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父母不信令其住信,父母毁戒劝令住戒,父母悭贪劝令住舍。《大宝积经》卷一,三律仪会
71、 色声香味触,及第六诸法,爱念适可意,世间唯有此,此是最恶贪,能系着凡夫。超越斯等者,是佛圣弟子,度于魔境界,如日无云翳。《杂阿含经》卷三十九,第1103
72、 佛心禅语 我们尽量不要有脾气,尽量要学忍辱,能忍辱,相貌就生得端正圆满,人人见你都敬佩你,见你和蔼可亲;不是满身炸弹,满身机关枪,人见人怕。——宣化上人
73、 大气是总能高屋建瓴地去看待问题,让人感觉厚重,像一本好书,让人荡气回肠,不轻不浮,无论从何种角度去看,都不会感觉索然无味,一旦读起来让人爱不释手,受益匪浅。
74、 佛心禅语 必常恭敬,精进行道,报父母恩,衣取蔽形,不以文彩,食取支命,不得嗜味,花香脂粉无以近身,好以邪声一无视听。精勤思议,温故知新。——《敕修百丈清规》
75、 学会宽容,才有足够的心力走好人生的道路。宽容是更广阔的生命空间。宽容是幸福,我们饶恕别人不但给了别人机会,也取得了别人的信任和尊敬,我们也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
76、 对普通人来说,谦卑是为人处世的基本法则,如果你因为自己学历高、职位高、在某些方面比他人强,就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定会招致他人的反感,使自己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77、 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要追求幸福,有一个可以得到幸福的可靠方法,就是以控制你的思想来得到。幸福并不是依靠外在的情况,而是依靠内在的情况。记住:微笑能改变你的生活。
78、 争论的结果会使双方比以前更相信自己是绝对正确的,你永远赢不了争论。所以,卡耐基说:“在争辩中获胜的唯一秘诀是不要争辩。”这跟佛祖的“唯忍能止诤”,可谓所见略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