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字集人生感悟内容页

佛教易语

2024-03-18 20:36:01互联网人生感悟手机版

01、 我们这一分心光,就像被灯罩完全遮住般,使发散

02、 佛语禅话教富,是启发智慧;济贫,是造福人群。

03、 每星期至少参与大众共修一支香,是为生活的密行。

04、 心灵禅语 比喻是什么样的材料,就放在什么地方。

05、 禅语悟道爱人自爱、自爱爱人,就是佛心、菩萨心。

06、 击于正法鼓,觉悟十方刹。《华严经》卷十三,光明觉品

07、 生活中,你会发现,再好的夫妻相处久了,都会有倦怠时。

08、 生活常常斑驳陆离,一堵墙,常常遮挡了我们前行的方向。

09、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10、 受到良心责备的事,就不该去做。南传《佛教格言·人品第一》

11、 佛心禅语 说的有一丈,不如做一尺;说的有一尺,不如做一寸。

12、 最有禅意的句子天下一家亲,平安时要互爱,灾难来临时要互助。

13、 世间一切精巧物质——色相,只不过是满足凡夫心的一时虚荣而已。

14、 人际关系是最难写的一篇文章。唯有事事无我、无执,方能有所为。

15、 有包容才有和谐,有和谐才有温暖,有温暖才有利于一个人的进步。

16、 天天禅语生一念好心,则结一分好缘;说一句好话,则多一分欢喜。

17、 要让自己眼里的世界美好起来,一个最好的途径是,清洁自己的心灵。

18、 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 好比大海里的船只,装载的东西过重,就会沉没。

19、 世间的海可以填平,但是人的鼻下横——小小一个嘴巴,却永远填不满。

20、 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及涅槃寂静,是三是法印。《莲华面经》卷二

21、 占便宜的事让给别人,吃亏的事自己承当,乃上人之象征。宋岗波巴《宝鬘集》

22、 若人依止恶,不名自爱身,既不爱自身,世间更何爱?《正法念处经》卷五十七

佛教易语(二)

23、 父母过分爱子女的心力,会反射成为子女的烦恼。对子女要放心,他们才能安心。

24、 禅语悟道对己知足,对人无争,人与人之间以善善念、善行互动,自然平安自在。

25、 已得人身不思正法,如至宝山空手而归,实在是无意义的事。(宋)冈波巴《宝鬘集》

26、 人生于世间,不一定活在别人的目光里,但却要活得像个人样,不能自私自利孤立于世间。

27、 佛心禅语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既然一切皆为虚空,又何必事事抓牢,不肯放手呢?

28、 佛不是只供人谈论的哲学和理论,佛是艺术的生活,佛是超越的本心,佛是一种广博的爱心善念。

29、 勇猛精进,志愿无杂,深心坚固,恒不退转。具胜希望,如救头燃。《华严经》卷七十八,入法界品

30、 处理烦恼的方法:第一,要求自己;第二,学会谅解他人;第三,晓得感恩和奉献;第四,惜缘惜福。

31、 不虐待动物,不食保育动物,尤其不可活吃动物,例如活鱼数吃等,三餐尽量清淡,借以长养慈悲之心。

32、 佛心禅语 所有的境界都是以心为引导者。心是主人,所有的境界都是由心造成的。——《佛陀的格言》

33、 我们不能选择什么果报,但是可以选择种什么因缘;我们无法改变结果,但是我们可以创造一切善因善缘。

34、 佛语、笑着面对,不去埋怨。然,随心,随性,随缘。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35、 天天禅语透明:水具备透明的特质,心的本质也是透明与光明。犹如镜面能映照万物,水晶能折射各色光芒。

36、 大小物命都怜惜。这就是“慈悲”心肠的具体表现,要本诸“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不但冷爱而且珍惜一切生命。

37、 家庭是道场,生活作佛事,慈悲感恩和为贵,忍辱包容是妙方;身体是寺院,心灵是佛像,两耳钟鼓齐鸣,呼吸梵音嘹亮。

38、 苦依于业,业依于结,而苦、业、结都无所依,以必性常净故。如是当知,一切诸法无有根本,都无所住。《大集经》卷十五

39、 我们不必疑惑,不必分别,不必拣择,不必把禅定的体与用分开,定是体,禅是用,体用一如,禅定一致,这就是外禅内定。

40、 如何解决冷暴力?其实很简单,只要明白,人无完人,你自己都无法做到完全没有缺点,为何还要勉强你爱的人也完美无缺?

41、 世间赏心悦目的人和事,常人大多都能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但对那些让人不舒服的人和事,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欣赏”。

42、 我常常呼吁大家要利用时间、把握人生。因为多休息几天,并不会增加几天的寿命,多工作几小时,也不会亏损几小时的寿命。

佛教易语(三)

43、 行菩萨道,要经常接受考验。遇到困难与危险时,要学佛陀大无畏、大勇猛的精进精神,心无怖畏、志不退缩,不断向前迈进。

44、 有四种根本罪,乃至活命因缘,亦不应犯。云何为四?渭谤诸法、舍离菩提心、悭吝、恼害众生。《大日经》卷六,受方便学处品

45、 调护他人,正调护自己处。调伏得自己一分习气,方调伏得他人一分习气。视人犹己,舍己从人。(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五之一

46、 佛心禅语 迷时六识五阴皆是烦恼生死法,悟时六识五阴皆是涅槃无生死法。……迷时有佛有法,悟时无佛无法。——《少室六门》

47、 存心要公,行事不必出于己为是,以他为非。则爱恶异同不生于心,暴慢邪辟之气,无自而人矣。(宋)山堂禅师(《禅林宝训》)

48、 人生会遭受天灾人祸的痛苦,无不是从贪而来。“贪”不但带来痛苦,也使人堕落;除了今生此世身败名裂,也会招致未来的业报。

49、 人活一世,当你回首往事时,不因曾有过的某些瑕疵而懊恼、悔恨,能够心如明镜,活之安然、处之坦然,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了。

50、 好人好事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如同钻石不是为了别人而发光一样。好人好事是为自己做的,为的是让自己心灵-驻于宁静幸福的境地。

51、 佛心禅语 任何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除了必须以务实之心做好每一件小事外,还要有持之以恒的品质,不因为事小而懈怠、放弃。

52、 佛心禅语 时不待人,忽然一日眼光落地,到前头将什么抵拟?莫似落汤螃蟹,手脚忙乱,无汝掠虚说大话处。——《云门文偃禅师》

53、 喻如百千年垢腻,可于一日浣令鲜净。如是百千劫中所集诸不善业,以佛法力故,顺善思惟,于一日一时,尽能消灭。《大集经》卷十八

54、 时至今日,则须依于全般佛陀真理而适应全世界人类时机,更抉择以前各时域佛法中之精要,综合而整理之。(民国)太虚《人生佛教》

55、 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万法无咎。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两段,元是一空。一空同两,齐含万象。(隋)僧粲《信心铭》

56、 天天禅语当我们拥有很多钱财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使用、面对的方法,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懂得感恩之人变得更加珍惜,并善用它来做

57、 佛心禅语 在解决问题时,不要被问题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要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才能从问题的根本上解决问题。

58、 我们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走过的路,遇过的人,每一个现在,都是我们以后的回忆。无须缅怀昨天,不必奢望明天,只要认真过好每个今天。

59、 所有的人都受死神控制,所有的人归宿都是死亡。你不知道来路和去路,也看不见两者的尽头,悲伤也徒然。《经集》第三品,第八章《箭经》

60、 佛心禅语 世界上最大的财富是知足,一个知足的人,他内心充满着安详与快乐,而一个不知足的人,他的内心则充满着埋怨与不安。——海涛法师

61、 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圆觉经》卷上

62、 淡然不一定非要修篱种田,隐居山林,而是身处红尘纷扰也能静下心来,心静了才能听到自己的心声,才能停下来笑看风云,风雨人生,淡然在心。

佛教易语(四)

63、 菩提不求死后悔。“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身强体健时不知修行,无常来临只好劳烦别人超度了。

64、 佛心禅语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看起来再完美的物体也会有瑕疵,但它的功能丝毫不受影响;再有成就的人也有缺点,但他的缺点并不影响他的成就。

65、 佛心禅语 所有那些奸猾、谄媚、伪善、欺诈、迷惑别人的人,往往外表看起来直率,而内心却怀着奸诈和自私,所以,有智慧的人应当善于明察真伪。

66、 善良,是开在心上柔媚的花朵。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颗善良的种子,善良是灵魂的微笑,是对生命的感恩,以一颗善良的心看世界,就不会有伤害和薄凉。

67、 佛心禅语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人生智慧。人生在 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豁达地 处理。

68、 佛心禅语 情能否放得下?人世间最说不清道不明的就是一个“情”字。陷入感情纠葛的人,往往会失去理智。若能在情方面放得下,可称得上是理智的“放”。

69、 好人总是被自己的好呵护着,坏人总是被自己的坏伤害着,小人总是被自己的小禁锢着,愚人总是被自己的愚戏弄着,谁说人间没有报应?报应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70、 何谓功德无量?佛教徒常说「功德无量」,是指对该做的事从不计较,无限量地做、及时地做,而且不求回报,此即真正无量的大福报,亦即所谓的「力德无量」。

71、 佛心禅语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念念为别人,不为自己,就是布施,就是供 养。所以人人天天都在修布施波罗蜜,天天都在行菩萨道,只是不懂得, 不知道而已。

72、 基督教的圣者,佛教的圣者,经由不同的途径,运用不同的方法,都悟到了真道,彼此之道,自然相通。好比炼金,不管用什么方法,炼成的金子,都是质地相同的东西。

73、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楞严经》卷二

74、 佛心禅语 在为理想奋斗的过程中,不管境遇如何,都要相信自己,不自轻自贱,不对自己产生怀疑。否则,即使再有才能,也如同蒙尘的珠玉,被人视为毫无价值的沙粒。

75、 佛心禅语 问:“如何是道?”师云:“炉中有火无心拨,处处无踪任意游。”僧云:“如何是道中人?”师云:“坐看烟霞秀,不与白云齐。”一《汝州首山念和尚语录》

76、 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是做人做事的起码准则。有违大势者不为,顺势者必为;有损道德者不为,益德者必为;害人害己者不为,利人利己者必为。为或不为,当细察之、慎思之。

77、 凡人要断嗔心,就要保持淡定,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心如止水,以不动治百动。保持沉默,再大的毁谤和中伤都会不攻自破。嗔心不起,心灵就不会迷失,这是人生的大智慧。

78、 往日的繁华。如花瓣在秋风中已凋零,已消逝。留下残花,余香。拈花一笑,对酒当歌,哀笛迎风而奏晚风轻拂。禅坐静心、云水禅心。如水人生,单纯见底;云海烟波,飘拂于心。

79、 惜福心发,大爱慈悲。爱,诚然是伟大的,古今中外流传多少“爱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如果没有怜惜心(慈悲心),爱反而是自私的,是极端的占有,更是一种污染与罪恶。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