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字集人生感悟内容页

悟到婵心

2024-03-19 06:33:01互联网人生感悟手机版

01、 天天禅语素食可让身心健康,又能保护地球。

02、 佛语禅话有辛苦的付出,才有美满的结果成就。

03、 我们做人最朴实、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就是包容。

04、 觉者,把握刹那为永恒;迷者,虚度光阴后悔迟。

05、 和群和睦要和睦人间和群人生,才是真正的学佛。

06、 天天禅语善要有自信,才能发挥不畏惧的坚定力量。

07、 世俗真如,即是胜义。《大般若经》卷三六三,实说品

08、 没有生过什么大病,是因为此人根本没有能量排病毒。

09、 破戒诸比丘,犹胜诸外道。《大方广地藏十轮经》卷三

10、 舍独善乐,得共一切众生善乐。《大智度论》卷八十五

11、 天天禅语付出爱心予人群,对己就是造福业、得福果。

12、 踏实做好小事,偶尔想想大事。既脚踏实地,又不失梦想。

13、 于善知识中应生如佛想。《摩诃般若经》卷三十,萨陀波仑品

14、 做一世红尘,醒来不过一场禅语。既入不了俗不如独净其身。( hTTpS://wwW.WEnZIjI.cOm/ )

15、 天天禅语懂得生活礼仪,就懂得爱自己;自爱的人,才会爱人。

16、 以全宇宙为自体是人生的最高价值。(民国)太虚《佛陀学纲》

17、 四大本空五蕴非有,缘聚则生,缘散则灭;四大本空,五蕴非有。

18、 天天禅语待人处事,在原则中有方便,在方正中有圆融,才能与谐。

19、 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华严经》卷十七,梵行品

20、 人常说:“施恩于人共享。”“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人生在世,要学会

21、 在生活的链条上没有任何孤立存在的事物,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

22、 佛心禅语 除去我们心中的杂草:一切嫉妒、怨恨、猜疑、迷茫、空虚、孤独。

悟到婵心(二)

23、 吉祥,就是一切灾患恶事不近身,凡事都能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吉祥就是福。

24、 我虽说涅槃,是亦非真灭,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法华经》卷一,方便品

25、 济世工作是以服务的精神,对人生尽本分、为社会奉献,发挥济世救人的工作。

26、 若贪瞋痴,若法界智,无有少法而可得者。《大宝积经》卷八十三,无尽藏菩萨会

27、 不依靠任何人而独立生存的人是没有的,包括佛在内,因为没有了众生就没有了佛。

28、 以知心无量故,知身无量,知身无量故,知智无量。《大日经》卷六,百字果相应品

29、 应勤修常不轻心,谓于诸众生了性平等,不于贫下生轻贱故。“四十华严”卷三十一

30、 缩小自己,要能缩到对方的眼睛里、耳朵里;既不伤他,还要能嵌在对方的心头上。

31、 菩萨摩诃萨护持禁戒亦复如是:如彼渡人,护惜浮囊。《大般涅槃经》卷十一,圣行品

32、 世间所有力,游在天、人中,福力最为胜,由福成佛道。《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一,力品

33、 佛家经典禅语 (佛祖的)道理是修行者由心领悟到的,哪里是在打坐中就能得到的呢?

34、 佛心禅语 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如刻人粪为旃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楞严经》

35、 爱不得法,必成债,一个人除非是还债,否则,无原则的迁就一定是在放债,且还是高利贷!

36、 物质欲望淡薄,自然能从淡泊宁静中长养智慧;如此一来,生活中就没有什么烦恼、得失了。

37、 菩萨为化一众生,普尽未来无量劫,如为一人一切尔,此救世者所住处。《华严经》卷七十七

38、 “未成佛道,先结人缘”,我们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就让我们从建设幸福家庭做起。

39、 世间好乐佛法之人,阿弥陀佛现前,请他称念愿生,他却害怕怀疑,不敢不愿,正如叶公好龙。

40、 智慧大海胜威德,知法自在为法王。世间应供天中天,觉悟自在应归命。《方广大庄严经》序品

41、 棉苗纷纷从土里钻出来,好奇地打量春天、打量我。就在那一瞬间,我看见了生命的灿烂和奇妙!

42、 利和害总是一体两面,譬如核能。该爱它多一些,还是该恨它多一些?这个问题真让人类左右为难。

悟到婵心(三)

43、 佛心禅语 如果一个人鼠目寸光,其成就将是有限的。只有高瞻远瞩的人,才有可能成就千秋的事业。

44、 天天禅语成佛的因缘全在自身上具足,诸佛的功德皆于白心中圆满,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往外找求快乐呢?

45、 佛心禅语 行善的人在心理上容易心安理得,帮助别人自己也常处在快乐之中, 这本身就是对你的善报。

46、 不通文字般若,即不得观照般若;若不通观照般若,必不能契会实相般若。(明)真可《紫柏尊者全集》卷一

47、 阿难,我没有看到任何一种变易的色法不会导致贪恋及耽乐于它的人感到愁、悲、苦、忧、恼。南传《大空经》佛言

48、 所谓讲禅话、听禅音、做禅事、用禅心,无非是友善二字。任何人以友善的态度待人接物,都会变成一个有魅力的人。

49、 一个人在世间做了多少事,就等于寿命有多长。因此,必须与时日竞争,切莫使时日空过。一生要为善竞争,分秒必争。

50、 透过每缕禅语都能见到太阳,通过每段祥事都能抵达心灵;禅是面镜子可以照亮人的心境,禅是盏明灯可以指引人的心路。

51、 大气是一种态度,孔子见齐景公面不改色,都是平常人,心中没有神,见贤思齐,而不是惧贤,时刻保持自己的人格和尊严。

52、 慈悲待人并不需要过多的话语,微微一笑就能把慈悲的善念传达给他人。慈悲是一种真实的能量,它能融化人们内心的冰雪。

53、 如慈母养育婴儿,虽复屎尿污身,以深爱故,而不生瞋,又悯其无知,菩萨于众生亦如是。(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八十

54、 水所流经之地,一切洼坎坑穴先行填满,然后前行。德人所行,上善若水,一切利益就近所需,先以慈心令得满足,然后致远。

55、 内不见有我,则我无能;外不见有人,则人无过。一味痴呆,深自惭愧,劣智慢心,痛自改革。(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五

56、 生活中,我们若以一颗禅心行走,就会处处待人和善,事事应对得慈悲,就不会因为得失成败而喜怒,也不会因为过去未来而哀乐。

57、 佛心禅语 犯错并不可怕,怕的是不知错,不知改正。犯了错误要勇于负责,然 后积极改进,即便是很小的错误,也不要存在侥幸心理。

58、 禅语悟道当我们拥有很多钱财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使用、面对的方法,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懂得感恩之人变得更加珍惜,并善用它来做

59、 天天禅语学佛是否成功的标准不在于你掌握了多少佛教知识,也不在于你在山洞里闭关多少年,而在于佛陀教导我们的人格标准你能做到多少。

60、 譬如钻二木,风吹生彼火,火生刹那间,而复烧二木。正观亦如是,能生于慧根,生彼一刹那,还复烧正观。《大宝积经》卷八十八,摩诃迦叶会

61、 佛心禅语 只“强顺人情,勉就世故”八个字,误却你一生大事。道业未成,无常至速,急宜敛迹韬光,一心向道,不得再误。(《西方确指》)

62、 佛心禅语 爱的长久之道是相互依靠,拥有一份互相扶持的爱才能在漫长的岁月里走下去,尽管磕磕绊绊,仍有一份平常安然、韵味无穷的幸福。

悟到婵心(四)

63、 一切凡夫所有的身心都不得自由,或者心随于身,或者身随于心。“身”即身体以及外在行为,“心”即心灵以及内心想法。什么是“心随于身”呢?

64、 时间累积功德学佛一定要从最基本、自己做得到的功夫做起,不要错过时机。德是由时间累积而成,「路」愈早走愈早到达,「德」愈早修愈早完成。

65、 妻子对待丈夫要有礼貌,要懂得尊重。古人说:“爱待敬而不败,故制礼以崇敬。”有爱而无敬,爱便难以维持,相互敬重,以礼相接,才有爱的基础。

66、 佛心禅语 对于赵州禅师来说,日常的生活就是禅法,吃饭睡觉都是修禅;对于 那位初学者来说,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他领悟不到其中的 真味。

67、 大地宇宙间,没有一项不是我们学习的对象,没有一项不是佛法,也没有一项不是修心的功夫。只要肯用心去想、用心去修、用心去做,就没有不能成功的事。

68、 佛心禅语 淡泊以清心,日日是好日 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 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

69、 云水禅心,雾霭焚香,梵音鸣唱,难度的三千红尘业果,天地间佛祖以撵花的姿势为世人普渡众生,便虔诚的告诫,放下执念便是修行,可叹,可叹,情难圆矣。

70、 经典禅语悟道 意识不会单独地产生,必须依靠外界的认识对象才能产生;外界的认识对象不会自动地生成,它是通过意识活动而显现,成为人们的认识对象的。

71、 年轻的佛学院学生问师父如何修持?师言:“每天都是我人生道上的一页,过眼的每个人、每句话,都是页中的字字行行。在人生中得佛法,而非在佛法中得人生。”

72、 佛心禅语 开眼见山水,合眼梦山水。开眼所见,世以为真,合眼所见,世以为不真。殊不知真与不真,离心无尘,尘尚非有,况有山水平哉?——《紫柏尊者全集》

73、 散光眼看弯钩月有重影,散乱的心看事物也必然重影不清。瞻前顾后,心念波动越大,弯钩月越是分离,乃至幻出第二月。活在当下,念念分明,世界也会变得清晰美好。

74、 佛心禅语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今夜一众,尽是他乡之子,因何不归?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宝峰云庵真净禅师住洞山语录》

75、 布施就是修福。钱财,若舍不得用而存在金库做守财奴,就与穷人没有两样;但是,如果用得不当也会有害身心,甚至祸国殃民。若能用在有意义的地方,则是修福积德的大好机会。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