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时时刻刻能够安心,就是在道场中,就是在做佛事。
02、 每日小额布施,持之以恒,反馈社会,是为做人的密行。
03、 为众生学佛学佛是为众生而学佛,做人是为工作而做人。
04、 天天禅语不真不实而相信,是迷信;人云亦云,是无知。
05、 一切诸国土,皆随业力生。《华严经》卷六,世界成就品
06、 健康的人,要照顾不健康的人;平安的人,要照顾有灾难的人。
07、 谈修心,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心生万法生,心灭万法灭。
08、 心灵禅语 自我管理,就是每个人应对自己负责、管理好自己。
09、 天天禅语报答父母恩,莫过于发挥良能,为人群付出,即是大孝。
10、 刚柔与动静 舌存见齿落,刚强不胜柔。户朽枢不蠹,偏执岂圆融。
11、 一句禅语一种人生能用心,道理就在眼前;不用心,真理远在天边。
12、 俗话说:“欲望不多的人,就没有失望;欲望越大的人,痛苦越多。”文字集整理 wENzIJI.coM
13、 我们时常会被困难吓倒,却一直不知道自己就站在解决困难的最前沿。
14、 知足的人,即使只有一分力量,也可以发挥一分功能,为人群奉献爱心。
15、 佛心禅语 退回拥有之前的心态,心中空无一物,生活自然能回归简单。
16、 一句禅语一种人生对“工作认真”是正确的,对“是非认真”则是错误的。
17、 成功之人 成功的人需有八十岁的智慧、二十五岁的干劲与五十岁的稳重。
18、 指点迷津 遇到有人糊涂迷惑之时,能够用言语来点醒他,也是无量的功德。
19、 菩萨摩诃萨修学一法通达一切法者,所谓般若波罗蜜。《胜天王般若经》卷一
20、 以“念纯”自修——心念单纯能自爱;以“心宽”待人——广结善缘心宽阔。
21、 友贤择善居,常先为福德,敕身从真正,是为最吉祥。《法句经》卷下,吉祥品
22、 根本无明最极微细,未有能所、王数差别。(唐)法藏《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
描述禅理高悟的语句(二)
23、 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了彼互生起,当成无所畏。《华严经》卷十三,光明觉品
24、 生活在荆棘丛中的人都是戒备心十足的刺猬,稍稍一动,彼此都被刺得遍体鳞伤。
25、 阿鼻依正,全处极圣之自心;毗卢身土,不逾下凡之一念。(唐)湛然《金刚经》
26、 天天禅语诚正大爱无敌对,信实良知有感恩,慈悲心境宽包容,喜舍无私念纯真。
27、 天天禅语分秒不空过,步步踏实过;善念不间断,好事日日做;妙法时时用,法喜多
28、 戒的目的是要使我们的身口意保持平衡与清净,进而修习禅定,由此显发本有的智慧。
29、 佛言:学佛道者,佛所言说,皆应信顺。譬如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四十二章经》
30、 人人做自己的警察,也做社会的警察,共同来维持秩序。(当代)星云《如何建设人间净土》
31、 心灵禅语 对于思想、观点等有了解的人很多,但是在行动中实践这些思想、观点的人极少。
32、 得生不得生,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明)澫益《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33、 佛心禅语 一个人能够放下对虚幻美好的执著,不因失意而忘形,便能看淡因缘无常,得失无常。
34、 菩提心者,即是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佛法之根本也。《大宝积经》卷三十六,菩萨藏会
35、 把人的本性实现出来,从人生体现出全宇宙的真相,才完成人的意义。(民国)太虚《佛陀学纲》
36、 佛心禅语 生活是人生最重要的内容,仅仅活在世上并不值得称道,值得称道的 是生活过得美好。
37、 于法宝中有其四种:一者教法,二者理法,三者行法,四者果法。《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报恩品
38、 若能看透人生“无我”、只有“大我”,就会将“小我”的生命与时间多付出,奉献给“大地”众生。
39、 佛心禅语 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利他,就也都会得到自利,这便是所谓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40、 佛语经典语录 有没有是非之心,是不是向善去恶,应该是“圣人”与“小人”之间的最基本的区别。
41、 用智慧探讨人生真义,用毅力安排人生时间。圣人与凡夫的境界,最大的差异在于圣人可以自我掌握时空。
42、 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即使家财万贯,他仍是个贫穷的人。懂得感恩,并知恩报恩,才是天下最富有和最快乐的人。
描述禅理高悟的语句(三)
43、 人间佛教……乃是以佛教的道理来改良社会,使人类进步,把世界改善的佛教。(民国)太虚《怎样建设人间佛教》
44、 只有内心清净,才能得到幸福,遇到逆境,才能放得下,且能解脱自在,远离烦恼,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幸福的人生。
45、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46、 众生不解修道,便欲遣除烦恼,不知烦恼本空,将道更欲觅道。一念之心即是,何须别处研讨。(梁)宝志《道体不二歌》
47、 佛心禅语 学佛时间越久,修行功夫越高,越应该将烦恼、执著、习气彻底降伏和断除,同时,爱心和智慧得到无限提升。
48、 明白真理,但未有去实践真理、真理对你也毫无意义。自己未曾体验过的事情、说出来也没底气、口头禅终将无法感同身受。
49、 佛心禅语 私心是一个人的致命弱点。如果一个人私心太重,任贪婪作祟,那么 就会无恶不作,人生的快乐也将随之消失。
50、 释迦牟尼能够成为佛教的创始人,来源于他多年来的苦行,来源于他历经苦难之后的静思总结。苦难不是目的,醒悟才是开始。
51、 要做个受人欢迎和被爱的人,必须先照顾好自我的声和色。面容动作、言谈举止合宜得体,都是从日常生活中修养忍辱得来的。
52、 佛心禅语 生活中每个人都想拥有真正的快乐。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自己有一个 良好的心态外,还需要懂得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
53、 拿得起放得下的大智慧,如何经营名利场,不求名利不求荣,只幺随缘度此生;一个幻躯能几时,为他闲事长无明。——唐·洞山良价
54、 佛心禅语 一个有思想和远见的人,只有依靠自己,独闯大业,才能培养做事能力。敢于放胆一搏,就不愁夹缝里挤不出一条生路来。
55、 手心向下(施舍)比手心向上(乞求)的人,受人尊敬,“施比受有福”,施者的境界,比受者更宽大;施者所获得的快乐,比受者更丰富。唯有
56、 化妆品不能为女人增色,许多女人却不能拒绝;扮酷不能令男人威武,许多男人却趋之若鹜。殊不知,化妆品的开销,扮酷的费用,均要用自信埋单。
57、 佛心禅语 莲花生在被人遗忘的废物和污泥中,仍然放出悦人的芳香,宛如佛弟子在爱欲强烈的人群中,而能散发着智慧的光芒。——《佛陀的格言》
58、 佛心禅语 鸟从空里飞,人向心中住。人死心宛然,鸟没空何预?一生一过鸟,此心实可据,但自了其心,无劳问来去。——《舒州龙门佛眼和尚语录》
59、 佛心禅语 谁不曾对生活灰心过、失望过?然而,世界上没有绝望的事,只有绝望的心。无论现实如何,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出结果,才不枉此生。
60、 佛心禅语 我们要尊重众生的理由有三:过去的时候一切众生曾经是父母;现在的时候一切众生是修行的所依助缘;将来的时候一切众生是未来的佛陀。
61、 佛心禅语 月低天晓,雪积山寒,风树萧萧,野云冉冉。广长舌相,无尔藏缩处。净妙法身,无尔盖覆处。到这里如何?得端的相应去。一《宏智禅师广录》
62、 有福报的人赚钱很轻松,是计“秒”赚钱;欠缺福报的人,一辈子劳劳碌碌仍一事难成!慈济是一方大福田,能让大家播种福因,并在今生、来生收获福的果实。
63、 经典禅语悟道 大肚弥勒佛之所以深得人心,并且常葆快乐,就在于他心量广大,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否真正找到心量广大的普通人呢?能。
64、 佛心禅语 平淡之人远离欲望,放平心态,“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 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捕捉生活的真趣,享受 生活的真乐。
65、 佛心禅语 昨宵年幕夜,今朝是岁旦,都大寻常日,世人生异见。不解逐根元,只管寻枝蔓。新旧只如今,仔细分明看。若也更商量,秦时铎铄钻。——《法演禅师语录》
66、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四十二章经》
67、 佛心禅语 悟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向最高的地方去找,不从平易的地方去觅;向外去找,不朝自己内心发掘,因此,便迷入悟中,为了追求悟,又陷入迷中去了。——耕云先生
68、 菩萨修行大涅槃者,作是思惟:我若不能忍受如是身苦、心苦,则不能令一切众生渡烦恼河,以是思惟,虽有如是身心苦恼,默然忍受。《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三,高贵德王菩萨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