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字集人生感悟内容页

禅语悟道名言警句

2024-03-20 07:54:01互联网人生感悟手机版

001、 掩他人恶,不藏己过。《心地观经》卷八,成佛品

002、 所言诚实,如说修行。《华严经》卷三十二,十回向品

003、 要能了生,才能了死。(民国)太虚《人生佛教开题》

004、 不自尊举,不自赞叹。《华严经》卷五十八,离世间品

005、 大乘行者是以在家为主的。(当代)印顺《华雨香云》

006、 佛为世间眼,久远时乃出。《法华经》卷三,化城喻品

007、 不现异相,彰已有德。《华严经》卷二十一,十无尽藏品

008、 骄傲是失败之母。《经集》第四品,第八章《波修罗经》

009、 珍惜他人,才是珍惜自己。南传《佛教格言&人品第一》

010、 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六祖坛经&疑问品》

011、 不急不急,礼让第一。(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012、 缓急别友,战斗见勇,议论知明,谷贵说仁。《佛说孛经》

013、 邻里和睦,处处净土。(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014、 佛法在世间不舍佛住,不违世法。《华严经》卷十九,十行品

015、 多一个朋友,自然少一个敌人。(当代)星云《佛光菜根谭》

016、 称己智者,皆非智也;自处明者,其迷甚矣。《法律三昧经》

017、 愚人,总是找别人的过失。南传《佛教格言&贤人品第十六》

018、 当面怎么做,背后亦要那么做。南传《佛教格言&杂品第十二》

019、 好话是供养,赞美出妙香。(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020、 不舍一切世间事,成就出世间道。《华严经》卷三十四,十地品出自 WwW.wenZIJI.com

021、 人得世间,出世无余。(宋)宗杲《大慧普觉禅师法语》卷二十四

022、 用谏晓事,善心好意;敬事尊老,礼节兼备。《分别善恶所起经》

禅语悟道名言警句(二)

023、 若有众生一见佛,必使人于深信海。《华严经》卷四,世主妙严品

024、 要守时,守信,守道,守法。(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025、 化恶从善,切磋以法,忠正诲励,义合友道。《佛说孛经》

026、 说话要多说请、谢谢、对不起。(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027、 夫士之生,斧在口中,所以斩身,由其恶言。《法句经》卷上,言语品

028、 如实知一切法,故名为佛。《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二十四,菩萨行品

029、 学佛之道,即是完成人格之道。(民国)太虚《学佛者应知行之要事》

030、 若敬爱于他,以德自称赞,他德既称赞,乃是自敬爱。《菩提行经》卷三

031、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六祖坛经&般若品》

032、 看一切人皆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复叶福备书》

033、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六祖坛经&般若品》

034、 应化身佛虽现灭度,而此佛身相续常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报恩品

035、 做人要厚道,随时给人留下转圜的余地。(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036、 释迦牟尼,名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其佛住处,名常寂光。《观普贤行法经》

037、 佛不般涅槃,正法亦不灭,为利众生故,示现有灭尽。《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一

038、 能行说之可,不能勿空语。虚伪无诚信,智者所屏弃。《法句经》卷上,教学品

039、 占便宜的事让给别人,吃亏的事自己承当,乃上人之象征。宋岗波巴《宝鬘集》

040、 若有功德,当自覆藏;若有过失,当自发露。《长阿含经》卷十六,《坚固经》

041、 一切世间所有福德,不及如来一毛功德。《优婆塞戒经》卷一,修三十二相业品

042、 祭神以求福,从后观其报,四分未及一,不如礼贤者。《法句经》卷上,述千品

禅语悟道名言警句(三)

043、 平心静气,心情自然好;虚心谦下,人缘自然好。(当代)星云《佛光菜根谭》

044、 既能自觉,复能觉他,觉行穷满,故名为佛。(隋)慧远《大乘义章》卷二十六

045、 是以言语者,必使己无患,亦不魁众人,是为能善言。《法句经》卷上,言语品

046、 恭敬、赞美、包容,是待人处世的三部曲。(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047、 对朋友,应不念旧恶;对自己,要不忘初心。(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048、 如果称别人为傻瓜,自己也就成为傻瓜。《经集》第四品,第十二章《小积集经》

049、 吹嘘自己,蔑视他人,因骄傲反显渺小。《经集》第一品,第七章《无种姓者经》

050、 仰止在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此名真现实。(民国)太虚《人生佛教》

051、 一一刹土中,各有佛兴世,一切刹中佛,亿数不思议。《华严经》卷七,世界成就品

052、 别人的错误,容易看到。自己的错误,不容易看到。南传《佛教格言&杂品第十二》

053、 三乘出家修道持戒诵经坐禅,皆由在家而为庄严。《优婆塞戒经》卷二,自利利他品

054、 佛不染世法,如莲花处水,善断有漏种,永度生死流。《大般涅聚经》卷二,寿命品

055、 佛法以人道为肇基,而人道以佛法为究竟。(明)德清《憨山老人梦游集》卷三十二

056、 凡事不要轻易说破,要懂得含蓄的美丽与高贵。(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057、 夫豪杰者,圣贤之基也;圣贤者,佛祖之阶梯也。(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四

058、 心不离世间,亦不住世间,非于世间外,修行一切智。《华严经》卷四十四,十忍品

059、 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法界,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华严经》卷六,如来现相品

060、 能善行礼节,常敬长老者,四福自然增:色、力、寿而安。《法句经》卷上,述千品

061、 譬如净日轮,普照十方国,如来神通力,法界悉周遍。《华严经》卷四,世主妙严品

062、 一切诸佛身,皆有无尽相,出现虽无量,色相终不尽。《华严经》卷六,如来现相品

禅语悟道名言警句(四)

063、 佛真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无障无碍,如焰如化。《金光明经》卷二

064、 我释迦文佛寿命极长,所以然者,肉身虽取灭度,法身存在。《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四

065、 一切诸佛身,唯是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华严经》卷十三,菩萨问明品

066、 不好责彼,务自省身。《法句经》卷上,双要品常省己过,不说彼短。《大集经》卷十三

067、 有在家出家者,有出家在家者,有在家在家者,有出家出家者。(明)莲池《竹窗三笔》

068、 野干称狮子,自谓为兽王,欲作狮子吼,还出野干声。《长阿含经》卷十一,《阿耨夷经》

069、 饮食男女、声色货利,非能障道也,障道者唯此妄心也。(明)真可《紫柏尊者全集》卷三

070、 承诺过的事一定要完成,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也。(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071、 人有居家得阿罗汉、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者,亦有得阿惟越致菩萨者。《惟日杂难经》

072、 不诽谤于人,亦不观是非。但自观身行,谛观正不正。《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四,十不善品

073、 不求他过失,亦不举人罪,离粗语悭吝,是人当解脱。《大宝积经》卷九十一,发胜志乐会

074、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佛本行集经》卷四

075、 若有诸众生,未发菩提心,一得闻佛名,决定成菩提。《华严经》卷二十三,兜率宫中偈赞品

076、 远离不爱言,软语不伤人,常说淳美言,是则升天路。《杂阿含经》卷四十九,第1299经

077、 应该有能力,诚恳,正直,说话和气,态度和蔼,不傲慢。《经集》第一品,第八章《仁慈经》

078、 智慧大海胜威德,知法自在为法王。世间应供天中天,觉悟自在应归命。《方广大庄严经》序品

079、 诚实、公正、坚定、慷慨。诚实、自制、慷慨、忍耐。《经集》第一品,第十章《林主夜叉经》

080、 尽对朋友说些无用的甜言蜜语,智者知道这种人是只说不做的。《经集》第二品,第三章《羞耻经》

081、 只注意别人的行为,却忘了检点自己的行为,可说是件严重的错误。(日本)莲如《御一代记闻书》

082、 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华严经》卷六,如来现相品

禅语悟道名言警句(五)

083、 刹尘心念可数知,大海中水可饮尽,虚空可量风可系,无能尽说佛功德。《华严经》卷八十,入法界品

084、 若念如来少功德,乃至一念心专仰,诸恶道怖悉永除,智眼于此能深悟。《华严经》卷三,世主妙严品

085、 不要蔑视任何地方的任何人,不要出于忿怒和仇恨而互相制造痛苦。《经集》第一品,第八章《仁慈经》

086、 与人和谐相处十六字诀:你大我小,你有我无,你乐我苦,你对我错。《星云大师讲演集》,第252页

087、 虽复处居家,服宝严身具,善摄诸情根,厌离于五欲。若能如此者,是为真出家。《过去现在因果经》卷四

088、 伤害对方的恶言,就是敌人也别用;否则如山谷回声,对你马上有反应。(宋末元初)贡噶坚赞《萨迦格言》

089、 如来智慧,分别三世一切众生、一切国土、一切劫数、一切诸法,无不知者。《华严经》卷五十一,如来出现品

090、 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佛说八大人觉经》

091、 如来身者,无有方处,非实非虚,但以诸佛本誓愿力,众生堪度,则便出现。《华严经》卷五十二,.如来出现品

092、 若要死得好,只要生得好;若要做好鬼,只要做好人,所以与其重死鬼,不如重人生。(民国)太虚《人生佛教》

093、 念佛之人,必须事事常存忠恕,心心提防过愆,知过必改,见义勇为,方与佛合。《印光法师文钞&与陈锡周书》

094、 若人无实语,小人中小人。实是法之阶,明中第一明。实是解脱道,财中第一财,救中第一救。《正法念处经》卷八

095、 愚蠢而憨直的人们,有的毁己,有的伤人;林中的直树被人砍,笔直的利箭伤人。(宋末元初)贡噶坚赞《萨迦格言》

096、 是菩萨因般若波罗蜜,世间诸事,皆同实相,不见资生之事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者。《小品般若经》卷六,阿惟越致品

097、 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每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识何等为小人,但每事好占便宜的便是。(民国)弘一《做人十大要诀》

098、 恶言(mà)詈,侨陵蔑人,兴起是行,疾怨滋生。逊言顺辞,尊敬于人,弃给忍恶,疾怨自灭。《法句经》卷上,言语品

099、 朋友之法,其要有三:一者见有过失,转相谏晓;二者见有好事,深生随喜;三者在于苦厄,不相舍弃。《太子大善权经》

100、 我今卢舍那,方坐莲花台,周匝千花上,复现千释迦;一花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各坐菩提树,一时成佛道。《梵网经》卷下

101、 自得解脱,解脱眷属;自得调伏,调伏眷属;自得寂定,寂定眷属;自得度脱,度脱眷属。《大宝积经》卷八十二,郁伽长者会

102、 可言不可行,不若勿言;可行不可言,不若勿行;发言必虑其所终,立行必稽其所蔽。(宋)白云守端禅师(《禅林宝训》卷一)

禅语悟道名言警句(六)

103、 归依三宝佛陀佛者名觉,既自觉悟,复能觉他。《大般涅槃经》卷十八,梵行品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楞严经》卷六

104、 热衷于找裂缝、挑差错的人不是朋友;与他相处,就像儿子睡在母亲怀中,这样的人才是朋友。《经集》第二品,第三章《羞耻经》

105、 如来无上医,所可疗治者,拔毒尽苦际,毕竟离生死。如来治眼病,过于彼世医,能以智慧鎞,决无明眼膜。《别译杂阿含经》卷十三

106、 人类学佛,只是依于人的立场,善用人的特性,不碍人间正行,而趋向于佛性的完成。(来源 )(当代)印顺《妙云集&佛在人间》

107、 虑而后言,辞不强梁,法说义说,言而莫违。《法句经》卷上,教学品话到口边想一想,讲话之前慢半拍。当代)圣严《108自在语》

108、 人间佛教决非同于世间的慈善事业,是从究竟的佛乘中,来看我们人类,应怎样的从人而向于佛道。(当代)印顺《妙云集&佛在人间》

109、 如阿揭陀药,能疗一切毒,佛福田如是,灭诸烦恼患。亦如日出时,照耀于世间,佛福田如是,灭除诸黑暗。《华严经》卷十三,光明觉品

110、 王为人中尊,海为江河长,月为星中明,明照无过日。上下维诸方,及一切世间,从人乃至天,唯佛最第一。《中阿含经》卷四十一,《梵摩经》

111、 学佛,不一定要住寺庙、做和尚、敲木鱼,果能在社会中时时以佛法为轨范,日进于道德化的生活,便是学佛。(民国)太虚《人生佛教之目的》

112、 譬如净满月,普现一切水,影像虽无量,本月未曾二。如是无碍智,成就等正觉,普现一切刹,佛体亦无二。《华严经》卷二十三,兜率宫中偈赞品

113、 察友在为谋,别伴在急时,观妻在房乐,欲知智在说。《法句经》卷上,多闻品凭真理获得声誉,凭施舍获得朋友。《经集》第十章,《林主夜叉经》

114、 应该抛弃嘲笑、噜嗦、悲叹、卑劣、欺骗、虚伪、贪婪、骄傲、抱怨、粗鲁、堕落和愚痴,摆脱迷妄,思想坚定。《经集》第二品,第九章《戒行经》

115、 学佛一事,原须克尽人道,方可趣向。……譬如欲修万丈高楼,必先坚筑地基,开通水道。《印光大师文钞增广与丁福保书》

116、 犹如青莲花,红、赤、白莲花,水生水长,出水上,不着水,如是,如来世间生、世间长,出世间行,不着世间法。《中阿含经》卷二十三,《青白莲花喻经》

117、 若闻阿弥陀德号,欢喜赞仰心归依,下至一念得大利,则为具足功德宝。设满大干世界火,亦应直过闻佛名。闻阿弥陀不复退,是故至心稽首礼。《无量寿经》

118、 忠之一字,义贯万行。仁若存心以忠,必能孝亲、敬兄、睦族、信友、矜故恤寡,仁民爱物,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矣。《印光法师文钞续编&杨椒山言行录序》

119、 俗人在火宅中,四威仪内与贪瞋恚痴为伴侣,所作所为,所闻所见,无非恶业。然若能于此中打得彻,其力却胜我出家儿百千万亿倍。《大慧普觉禅师法语》卷三十

120、 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妻子集会,当愿众生,冤亲平等,永离贪着。伎乐聚会,当愿众生,以法自娱,了妓非实。《华严经》卷十四,净行品

121、 佛出世难,人身难得;值佛生信,是事亦难;能忍难忍,是亦复难;成就禁戒具足无缺,得阿罗汉果,是事亦难,如求金沙、优昙钵花。《大般涅槃经》卷二,寿命品

122、 交好朋友的处方:好心一片,爱语三句,忍耐一时,慈悲全用,布施五钱,信用始终,感谢万分,体谅一点,恭敬十成,方便不拘多少。《星云大师讲演集》,第239页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