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字集人生感悟内容页

佛法聪慧禅经典话语

2024-03-20 22:54:02互联网人生感悟手机版

01、 云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大日经》卷一,住心品

02、 佛心禅语 得安详之人际环境者,必得幸福之人生!

03、 一句禅语一种人生从做中得欢喜,慧从善解得自在。

04、 天天禅语布施,有形的救济别人,无形的帮助自己。

05、 天天禅语道字下有分“寸”,才能“导”人向善就理。

06、 佛为世间眼,久远时乃出。《法华经》卷三,化城喻品

07、 心灵禅语 世界需要和平,社会需要祥和,人心需要和气。

08、 严净一切世界尽,我愿乃尽。《华严经》卷六十四,入法界品

09、 一日,张飞被人欺负后竟然没有吹胡子瞪眼,也没有作狮子吼。

10、 佛心禅语 心之本性空,白性大光明,本来常寂静,何处不安定。

11、 做自己能够胜任的事,说自己说得明白的话,交彼此无害的朋友。

12、 佛心禅语 感恩我所没有的 感恩我所拥有的,感恩我所没有的。

13、 万事万物都有灵性,花草树木皆有佛心。平常即是禅,本心即是佛。

14、 你拥有某种气质的口头禅,你也就容易被人视为属于某种气质的人。[ HtTps://WwW.wEnZIji.com ]

15、 大喜,就是时时刻刻都起欢喜心。喜是没有嫉妒、骄慢、嗔恚的心。

16、 大象不游于兔径,大悟不拘于小节。(唐)玄觉禅师《永嘉证道歌》

17、 天天禅语与人结好缘,句句话都是法;与人结恶缘,句句话成是非。

18、 孝顺与行善 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是孝顺尊长,二是行善积德。

19、 佛心禅语 万事皆有自然定律,任何事物都不能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

20、 身为受限的生命,又活在混乱不堪的世界里,我们永远都会遇到困境。

21、 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楞严经》卷五

22、 学习吃亏,知道吃亏才是占便宜。(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佛法聪慧禅经典话语(二)

23、 一粒细沙就扎到脚,一颗小石子就扎到心,面对事情当然就无法担当。

24、 慈悲喜舍遍法界,惜福结缘利人天,禅净戒行平等忍,惭愧感恩大愿心。

25、 若也用功间断,才作还休,求悟怪自难期。(唐)法顺《华严五教止观》

26、 应当勤加护持正法,护法果报,广大无量。《大般涅槃经》卷三,金刚身品

27、 犹如梦中所见事等,皆虚妄现,都无一实,一切皆是识心所为。《广百论》

28、 天天禅语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最痛苦的是病痛,所以拔苦从拔除痛苦一开始。

29、 佛心禅语 忧虑像摇椅,它能让你有事可做,但绝对不会前进一步。——海涛法师

30、 要建立自我的信心、自我的期许、自我的目标。(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31、 见有机缘宜把握,没有机缘要营造,机缘未熟不强求。(当代)圣产《108自在语》

32、 佛心禅语 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生。顿悟华情已,菩提果自成。——《景德传灯录》

33、 我们要在结缘中成就自他。因为人生在世,唯一能够积极主动去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结缘。

34、 善护心中的菩提树昨天的事,今天就要化消,刚刚听到的是非,现在就要忘得无影无踪。

35、 人有居家得阿罗汉、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者,亦有得阿惟越致菩萨者。《惟日杂难经》

36、 时时以清净解脱的爱心,秉承过去生所播下的远因,成就现在的近缘,更扩展长情于未来。

37、 人生无常清净禅悦,慈悲喜舍遍法界,惜福结缘利人天,禅净戒行平等忍,惭愧感恩大愿心。

38、 求法应有正确认识,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无怨,留得清白在人间。

39、 心灵禅语 痴迷愚昧的人只会在口头上念诵经文,有智慧的人则是在心里用佛经指导自己的行动。

40、 佛心禅语 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大梅禅师

41、 知道自己的缺点愈多,成长的速度愈快,对自己的信心也就越坚定。(当代)圣严《108自在语》

42、 事不能脱离它的“理”,以“理”为中心,诸“事”皆环绕在周围。要以理来转事,不是拿事来转理。

佛法聪慧禅经典话语(三)

43、 若念如来少功德,乃至一念心专仰,诸恶道怖悉永除,智眼于此能深悟。《华严经》卷三,世主妙严品

44、 佛心禅语 我们的快乐源于我们一直都祈望他人得到快乐,我们的痛苦源于我们一直只祈望自己得到快乐。

45、 普爱天下以佛陀普爱天下众生之心为己心。陀能为一切众生牺牲,我们也能为济助众生的志业不惜辛劳付出。

46、 简单的生活哲理值得深思为善美的境界。于接受,善于转化,将烦恼转成力量,这也是人间佛教的修行重点。

47、 上山、下山同样是累,不过方向相反。为佛法做事.为世间做事,同样都要费心费力,但一个超升,一个堕落。

48、 佛心禅语 流水下山非有恋,片去归洞本无心。竹屋茆堂谁是主?月明中夜老猿吟。——《黄龙慧南禅师语录》

49、 世间的盗贼偷窃东西,不一定会把东西都偷光。但只要一念嗔心起,心中的“嗔贼”就会把一切功德偷得无影无踪。

50、 禅在生活中,净土也在生活中,八万四千法门都在生活中。在生活中起观照,在生活中得自在,我们才没有空过的时间。

51、 弥勒菩萨在《宝性论》当中说过,佛教的真理具备八种功德:不可思议;无二;无念;清净;光明;对治;灭谛;道谛。

52、 佛心禅语 每天一百次的自语,看似简单,但是仍然没有几个人能坚持下来,由此不难看出,坚持不懈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53、 佛心禅语 从来不犯错误的人没有,从来不犯过去曾经犯过的错误的人也是不多见 的。颜回这种反省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54、 佛心禅语 爱之难不在绚烂,而在平淡由心而生的爱才能对抗岁月的波折,才能让彼此在平淡的流年里相知相守,不离不弃。

55、 用智慧和赞美的眼看世界 不要用贪婪、嗔怒、愚痴的眼光看这个世界,别忘了你还有美丽、智 慧、悲悯、宽恕的另一双眼。

56、 如人一身居,去其故室中,神以形为庐,形坏神不亡。精神居形躯,犹雀藏器中,器破雀飞去,身坏身逝生。《法句经》卷下,生死品

57、 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诸佛法身人我性,我性共同如来合。(唐)玄觉《永嘉证道歌》

58、 一阿那波那门,二不净观门,三慈心门,四因缘门,五念佛三昧门。此五法门,通摄一切诸禅。(隋)智额《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三

59、 不理性的爱情,带来的只是灾难怎样经营幸福的爱情?佛日: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佛说四十二章经》

60、 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无如是相,故名无相。《大般涅槃经》卷三十,狮子吼菩萨品

61、 佛性是宝藏遗失身外财物并不可惜,可悲的是遗失了内心的宝藏却还无知觉;人人本有清净纯真的佛性,只因烦恼无明而庶厂了珍贵的宝藏。

62、 超越生老痛苦三原则:活得快乐,病得健康,老得有希望。超越死亡三原则:不要寻死,不要怕死,不要等死。(当代)圣严《108自在语》

佛法聪慧禅经典话语(四)

63、 王为人中尊,海为江河长,月为星中明,明照无过日。上下维诸方,及一切世间,从人乃至天,唯佛最第一。《中阿含经》卷四十一,《梵摩经》

64、 譬如水中鱼,游泳网者前,便为他所执,岂非自损伤。女若捕鱼人,谄诳犹如网,男子同于鱼,被网亦如是。《大宝积经》卷九十七,优陀延王会

65、 佛心禅语 生命就是呼吸,不能提前也不能拖后,无论如何尝试,你都无法逃避 人生,只要你活着,不管是在城市或在山林,你都必须面对它。

66、 稻田里难免有稗子,不能因为稗子就不种田;出门难免遇雨,哪能因为怕遇雨就不出门?是农民,种好田是本分;是旅人,该上路还得继续上路。

67、 真实观者,不以空故,令诸法空,但法性自空。非无人故,名日为空,但空自空。前际空,后际空,中际亦空。《大宝积经》卷一一二,普明菩萨会

68、 走过的岁月,总有圆满,总有残缺;曾经的欲望,总在燃烧,总在膨胀;当初的梦想,总在破灭,总在走远。心中的爱人,总在牵挂,总在惦记……

69、 以佛眼观,一切诸法不可言说,所以者何?以诸众生性欲不同,性欲不同,种种说法。……是故初说、中说、后说,文词是一,而义别异。《无量义经》

70、 佛心禅语 人最忌讳跟别人比较,因为比较容易起分别心。分别心会使人产生贪、嗔、痴三毒,引导一个人不断追求,从而否定自己如来的生活。——郑石岩

71、 如人见瓶,以无水故空,如是五阴之中,不见有人故空。又如瓶体非实,是假名有,如是五阴之中,不见有五阴故空。(古印度)诃梨跋摩《成实论》卷十四

72、 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不起贪嗔痴,即大持戒。不人我是非,即大忍辱。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不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不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

73、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块净土——良善本性。若能保持心田明净无染,则杂草乱麻不生,常开智慧之花,永结菩提善果;如此不仅美化自我人生,也净化社会人心。

74、 佛心禅语 知足是心灵富足的起点,因为懂得知足就懂得了珍惜,珍惜万事万物会使心灵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是一种难能可贵且能给人带来幸福的生活态度。

75、 佛心禅语 人人都想追求“美”,但是“美”不是刻意去装扮出来的,真正的“美”要从我们的内心表达出来,而“朴素纯净”即可表达内心的美。——海涛法师

76、 佛心禅语 情能否放得下?人世间最说不清道不明的就是一个“情”字。陷入感情纠葛的人,往往会失去理智。若能在情方面放得下,可称得上是理智的“放”。

77、 年轻时我口若悬河,嘴巴比脑子快;中年后,我木讷无言,非深思熟虑不敢开口。年轻时,心里搁不住事情,天天生龙活虎;中年后,事情喜欢搁心里,日日难免愁眉。

78、 佛心禅语 昨宵年幕夜,今朝是岁旦,都大寻常日,世人生异见。不解逐根元,只管寻枝蔓。新旧只如今,仔细分明看。若也更商量,秦时铎铄钻。——《法演禅师语录》

79、 佛心禅语 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坛经·定慧第四》

80、 以平常心对待生活是一种看淡得失、不为物役的姿态。正所谓“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保持一颗平常心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却很难。

81、 佛心禅语 表面看来,“高”似乎意味着进取,“低”则意味着退步。然而在很多情况下,退步只不过是一种低调的积蓄,是另一种方式的前进,因此“低”最终也能转化成“高”。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