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优化自己的素质,就是净化自己的心灵,美化自己的慧,强化力量。
02、 佛心禅语 事情不是一成不变的。尊重规律,抓住机遇,不要错过。
03、 修炼 金不经火炼不纯,人不经修炼不成;没有挫折的人很难成功。
04、 佛心禅语 生活取决于我们的决定,而不是遇到的情况。-海涛大师
05、 经典禅语悟道 要经常做慈悲的事,不要因为懒惰而不做(慈悲的事)。
06、 不念旧恶与人为善,泰山不让土壤变大;河海不择细流,所以可以深入。
07、 佛心禅语 只是常有恐惧,退一步,见益而思损,持满而思溢,免于祸。
08、 佛心禅语 心安才能身安,安贫就是一个人在不利条件下也能保持心安。
09、 如来藏不老不死,无量无边,不生不灭,不常不断。《大宝积经》卷32卷
10、 佛心禅语 若失本心,即当忏悔。忏悔之法,是为清凉。(《金刚三昧经》)
11、 光线越平静,光线就越明亮。禅和般若一样,禅越深,越能激发般若的智慧。
12、 每个人都有自尊,但也要懂得谦虚和礼貌。因为世界上每个人都不能一手撑天。
13、 佛教讲真空,什么都没有;讲妙有,万行有足。这是最实用、最生动的辩证法。
14、 佛心禅语 有僧问:怎样才能得出离生老病死?师说:青山原不动,浮云自去。
15、 挫折与磨炼 遭受挫折,也要感谢天意的磨炼,人间是非要当教育自己的老师。
16、 天天禅语每个人都是道场,每个人生都是一部藏品;为人群付出代价会增加智慧。
17、 佛心禅语 佛说:人往高处走,其实高处不胜寒;水往低处流,其实低处纳百川。
18、 佛心禅语 如果本性,十二部经总是闲话,千经万论只是明心。-达摩大师血脉论
19、 佛心禅语 悲欢离合终将成为过去。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要太在意眼前的不幸?
20、 当日常逆境来临时,能不动心,能做主,常常能做到,在大限到来时,也能做主。
21、 学佛从做人开始,把学佛落实到做人做事上。这样,信仰才有根,学佛才有落实。
22、 佛说,用意识的心修行是最好的修行,离开生活本质的修行不是真正的人生修行。
每天一段佛语(二)
23、 布施先立基堵,再造宫,施戒复然,菩萨众行本。《华严经》卷十三,菩萨问明品
24、 一个微尘中,无量劫修行,彼人可得,庄严诸佛刹。《华严经》卷十一,毗卢遮那品
25、 女人要有柳枝般的柔软与坚韧,更有花香与柔美,这样的女人男人不爱是不可能的。
26、 若能在畜生中生大怜,专心恭敬诸佛,其福正等无差别。《优婆塞戒经》卷四,杂品
27、 佛心禅语 苦中作乐自然,化苦为乐超然。只有深刻体验苦难,才能彻底理解乐趣。
28、 佛心禅语 世人外迷相,内迷空,若能相离相,空离空,即内外不迷。·机缘第七》
29、 要实现完美的慈悲,实现智慧,发展济世和引导人群的力量,首先要从调和身心入手。
30、 佛教经典禅语 人所有痛苦的根源在于贪婪。如果能消除贪婪,就没有地方依靠痛苦。
31、 佛心禅语 溪声长舌,山色无非干净。夜来八万四千诗,他日如何举得像君。-苏东坡
32、 诸佛有没有老师呢?有,佛的老师就是法宝。这里的法是指真如,是一切事物的本性。
33、 看五蕴皆空,不是为了消灭五蕴本身,而是为了消除我们在五蕴上所产生的各种妄想。
34、 若分别记忆,则为魔罗网;不动不止,则为法印。(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20
35、 佛心禅语 不忍辱负重 佛言: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
36、 懒于一事,懒于万事。容易的人,自知非道器。(日本)道元《永平初祖学道用心集》
37、 知道自己的缺点越多,成长越快,对自己的信心就越强。(当代)圣严《108自由语》
38、 我,法非有,空,知非无,离有无故,契会中道。(古印度)《成唯识论》等护法论卷七
39、 不得滥用志愿者,不得随意支持信徒;尊重、教育和提高志愿者,并给予未来发展机会。
40、 因此,你不必担心失去什么!你不能失去,即使你的生活也是如此!因为它和你在一起。
41、 当你开始发现一个人的缺点,同时又能包容,痛苦又快乐的时候,就是这辈子该嫁的人。
42、 跳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也有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每天一段佛语(三)
43、 佛心禅语 生活不是用来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的,而是用来过上幸福的生活。-海涛大师
44、 佛心禅语 菩提没有树,镜子也不是台湾;本来什么都没有,哪里有灰尘?·行由第一》
45、 佛心禅语 不求真,不断妄想,知二法空无相。无相无空无空,即如来真相。-永嘉证道歌
46、 身体原本是一个皮囊,冥想只是一种冥想的方式。冥想不能成佛,就像磨砖不能成镜一样。
47、 奸邪恶口人,嫉妒,无反复,这个人不能治愈,智者抛弃。《加一阿含经》卷26,等待品
48、 活在当下,这是禅语,但你必须明白,不要受过去和未来的影响,要为现在的事情而努力。
49、 信能渡渊——只要有信心,即使是大河也能试图渡过;相反,即使近在咫尺,也无法到达。
50、 佛心禅语 每个人都向往平常心。但是一颗平常心,什么是平常法?有多少人能真正看穿?
51、 世间无常,国土危脆,人生何必吝啬?其实心安就是福,现在能做就是福,眼前快乐就是福。
52、 面对困难和挑战,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的心先过去。毕竟,只要你的心先过去,就没有障碍。
53、 有国不仕死后悔。作为一个不懂爱国的民族,覆巢下无尽卵,无国可爱的民族,只有流浪天涯。
54、 佛说:‘放下你的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一直舍不得,舍不得舍不得,是你放生命的地方。
55、 佛不仅仅是人们谈论的哲学和理论,佛是艺术生活,佛是超越的心,佛是一种广泛的爱和善良。
56、 所有的方法都不合不散,无色,无形,无对,一相:所谓无相。《摩诃般若经》卷29,七喻品
57、 心不触物,一步一步无处处,往往不间断,始得相应。(唐)洞山良价禅师《五灯会元》卷十三
58、 勤奋工作,不贪闲。青少年闲着,是不祥事,不折寿就是损福。(明)《灵峰宗论》卷五分之二
59、 人心,人群:人心,自己和自己过不去;人群,人与人之间因:贪婪使人复杂,自私使人复杂。
60、 不取众生所说,一切都是虚假的。虽然不按语言说,也不能无言。《华严经》卷24,十回向品
61、 学道一定是铁汉,两个字的信条:真干。宁愿破骨粉身,也不忘正念。(当代)夏莲居《自警录》
62、 念经容易解经难,口诵不懂总是闲着,能解不依空费力,日背万卷也徒然。(明)憨山《费闲歌》
每天一段佛语(四)
63、 佛心禅语 如果一个人长期贪图享乐,就会变得无所事事,最终难以忍受空虚,这相当于下地狱。
64、 佛心禅语 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我们说良心不是社会的强迫,而是来自对自己生活的关心和承诺。
65、 佛心禅语 在战场上,征服百万英雄远不如征服自己。战胜自己的人是最伟大的征服者。-佛的格言
66、 佛心禅语 修一颗不为外界所扰的专注心,只要能够做到专注,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能量。
67、 不满足的爱是缺乏爱。只有宗教精神——用慈悲净化人心,洗净社会病态,让众生得到更多的祝福。
68、 人心的欲望,就像被太阳照射的沙漠——干燥饥渴;佛法就像甘露法水,总是滋润着众生干涸的心。
69、 如果富人不知道如何充分利用财富,他们也会被社会人群抛弃。恐怕它的孤独和孤独比穷人更痛苦!
70、 棉花不能磨刀。人的一生,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磨难,各种各样的痛苦,会知道生活的真正味道是什么。
71、 佛经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假设作恶者能翻然醒悟,从此改邪归正,后必得道,成为真正的善人。
72、 少林寺,最大的价值不是拳头,而是禅宗,是周文王用石头找到了天地的中心,观景台,看到了石头。
73、 这是因为无意的沉默;福德庄严,必须从缘起。二因双备,佛体方成。(五代)延寿《万善同归集》卷
74、 与人和谐相处十六字:你大我小,你有我没,你乐我苦,你对我错。《星云大师演讲集》,第252页
75、 当以慈心养育幼弱,见禽兽虫蛾、下贱仰人活者,常当愍念,随其所食,令得稣息。《佛说阿难四事经》
76、 没有必要抱怨世界上人情浇薄、功利主义、善良没有回报等不公。事实上,这是我们有所作为的好时机。
77、 阿弥陀佛住在我心里,保护和支持我免受贪婪和愤怒的侵害。阿弥陀佛住在我心里,阿弥陀佛是我的主人。
78、 在所有众生中,如果从悲伤开始,那就是名圣的性格,得到无限的祝福。《一般涅盘经》卷15,梵语产品
79、 独觉听佛乘道,都是因为十善而成就的,如果思想不放逸,自持禁戒教他保护。《华严经》卷35,十地品
80、 一个人要想澄清自己的思想,首先要学会放下,让自己的心真正空虚。只有这样,他才能有无限的可能性。
81、 世间小偷偷东西,不一定会把东西都偷光。但只要一念怒心起,心中的怒贼就会把一切功德偷得无影无踪。
82、 水流不常满,火不久,日出一会儿没有,月满复缺,尊荣贵人,无常复过。佛教说,犯罪应该报教地狱经。
每天一段佛语(五)
83、 比如人行狭道,一边深水,一边大火,两边都死了。有没有,两事俱失。(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37
84、 佛心禅语 我执着于所有的烦恼。我执着于虚假的自我,因为有了我,就有了我的快乐和不快乐。-耕云先生
85、 从事力所不及的事情,与人结仇,与力士相争,偏信女人,与坏人交朋友,五者都是加速自灭的原因。萨迦格言
86、 在行、住、坐、躺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时刻观察现在,让自己的心与佛、法、戒相对应。我们现在生活在天堂。
87、 用智慧明鉴自心,用禅定安乐自心。用精进坚定的自我,用屈辱净化自我。用戒律清洁自我,用布施解脱自我。
88、 佛心禅语 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无论是人与事,无论是人与事,一直都不是修行参源的好机会……——证严法师
89、 佛心禅语 如果你被杀了,如果你在监狱里,你会被小偷追赶,水火会被迫。一心求助,愿脱苦轮。(天如禅师)
90、 吹捧要经得起,压抑要经得起。人生不会总是幸福的,人生也不会总是不幸福的。得失、荣辱基本保持能量守恒。
91、 所谓禅在当下,就是用禅的精神、禅的方法、禅的见地、禅的功夫来指导我们如何面对生命的当下和生命的当下。
92、 那些因为诱惑而迷失自我的人,归根结底是因为意志不够坚定,或者只是贪婪于眼前的享受,看不到长远的目标。
93、 除了心中没有明确的结使,以清晰的观点,得到法性的本性,名为法性,性名真实。(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