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字集人生感悟内容页

劝世佛歌

2024-03-22 21:36:02互联网人生感悟手机版

01、 佛心禅语 零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02、 最有禅意的句子真正的法喜,是做了之后的欢喜。

03、 佛心禅语 人生的一苦恼是不分贵贱的。一证严法师

04、 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有力量帮助他人,是自己的福。

05、 学佛要修养到无论发生什么事,心中都没有丝毫委屈感。

06、 很多人积德行善,常常误以为一定要作财布施、法布施。

07、 骄傲是失败之母。《经集》第四品,第八章《波修罗经》

08、 天天禅语享福的同时,要撒下福的种子,方能生生不息。

09、 不知不见,如是知见。《长阿含经》卷十,《大缘方便经》

10、 于父母兄弟六亲中,应生孝顺心,慈悲心。《梵网经》卷上

11、 执著与把握不同——执著是为己而争,把握则是当下付出。

12、 天天禅语有求有私,会受环境控制;无求无私,才能勇敢坚定。

13、 名誉及利养,愚人所爱乐,能损害善法,如剑斩人头。《有部律》

14、 如护自身命,护戒亦如是。《大日经》卷二,入曼荼罗具缘真言品

15、 佛说是:若比丘见缘起为见法,已见法为见我。《了本生死经》卷一

16、 佛心禅语 外在的修炼不能使人超脱,真正的感悟来自心灵的体验。

17、 天天禅语所谓“难过”,并非时间漫长难度,而是心念卡住过不去。

18、 殴杖良善,妄谗无罪,其殃十倍,灾迅无救。《法句经》卷上,刀杖品

19、 知足的人,即使只有一分力量,也可以发挥一分功能,为人群奉献爱心。

20、 若比丘为三宝种三种树:一者果树,二者花树,三者叶树。《毗尼母经》

21、 天天禅语“经”不只是口念,而是用双手做、双脚走,为世间疾苦付出。

22、 身心自在 待人处事诚正信实,问心无愧,就可以皆大欢喜,身心自在。

劝世佛歌(二)

23、 人生多病!身体四大不调是病,家人吵嚷不和是病,社会动荡不安也是病。

24、 该做的事,排除万难也要完成;不该做的事,无论任何困难,也要坚持立场。

25、 天天禅语爱的力量,可以抚平心灵的不安,让社会安定祥与,消除一切的灾难。

26、 一切众生命,如电、旋火轮,如干达婆城,速过不暂停。《正法念处经》卷六十一

27、 看经若不向自己上做工夫,虽看尽万藏,犹无益也。(明)曹溪退隐《禅家龟鉴》

28、 苦乐一线间,世界何缘称极乐,只因众苦不能侵;道人若要寻归路,但向尘中了自心。

29、 佛心禅语 问:“如何是清净法身?”师日:“红日照青山。”——《镜清道怂禅师》

30、 爱别人,尊重别人,接纳别人,包容异己,是建设生命喜乐、美化人生不可或缺的药石。

31、 菩萨不是土塑木刻的形象,真正的菩萨能做事、能说话、能吃饭,能寻声救苦随处现身。

32、 一切诸佛,于信于毁二种众生,大悲普观,平等无异。《华严经》卷四十六,佛不思议法品

33、 自学养恬休用智,从他名迹日衰微。我身不欲全高贵,高贵多乘祸败机。(《法藏碎金录》)

34、 若欲报佛恩,一念在禅定,胜活三千界,满中一切人。《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卷下

35、 见秋毫之末者,不自见其睫;举千钧之重者,不自举其身。(宋)佛眼禅师《禅林宝训》卷二

36、 多数人常在睡梦中消磨掉宝贵的时间。让每个时刻都保持清醒,让生命过得更充实、更有意义。

37、 真正的妙法是:以智慧流露出来的方法;真正的慈悲是:以智慧的力量去推动济世志业的心愿。

38、 习禅者各自检点,可有此病?我见之患,时刻提防,否则我执逾重,烦 恼生死的束缚也将逾紧。

39、 佛言:我从某夜得最正觉,乃至某夜人般涅槃,于其中间不说一字,亦不已说当说。《楞伽经》卷三

40、 第一须带两只眼,照破两头事,莫只带一只眼,向一边行。(唐)百丈怀海禅师《古尊宿语录》卷一

41、 日常生活中,只有保持一颗平静心,才能使生活更加安逸,只有做到心无杂念,才能是生活更加舒适。

42、 佛心禅语 在轮回的大牢狱里,很少人拥有出离的勇气;在生死的大苦海里,更少人拥有解脱的智慧。

劝世佛歌(三)

43、 佛心禅语 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坛经·机缘第七》

44、 人心的欲念,好比被太阳照射的沙漠一样——干燥饥渴;而佛法恰似甘露法水,时时滋润众生干涸的心田。

45、 言证人者,彼微细智亦不生灭,与真如无异,无可分别,是名证人。《大宝积经》卷六十,文殊师利授记会

46、 一句禅语一种人生世界上存在着众多不同的宗教,唯有慈悲和空性双运的见地,才是我所追求的解脱大道。

47、 慈悲喜舍、予乐拔苦 以慈悲喜舍之心,起救苦难之行,予乐拔苦,缔造清新洁净之慈济世 界,为修佛之道。

48、 佛心禅语 在战场上,征服百万雄师,远不如战胜自己。战胜自己的人是最伟大的征服者。——《佛陀的格言》

49、 戒律是什么?戒律是堤防。持戒精严,你的六根便可防守得严严实实,不会有漏洞。有戒律,我们的修行才有保证。

50、 诸智慧者,于无文字假说文字,然不着文字,法性无碍,是故智者不碍文字。《大宝积经》卷一百,无垢施菩萨应辩会

51、 留一颗禅心,让不该留下的悲伤消失在炎热的空气里,看一朵花开,找一段快乐的音乐,寻一季花落,看一世美丽的年华。

52、 我不与世间诤,世间与我诤。……若如法语者,不与世间诤。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杂阿含经》卷二,第36经佛言

53、 意外,是另一种美丽,坦然地面对,坚强地撑起,因为下一个路口也许就是奇迹,因为苦难的尽头,其实就是一种幸福的开启!

54、 因此,要常以法水滋润心地,时时培养慈悲心、实践慈悲行;就像一股静柔的月光,光明而清凉,以此来消除众生的烦恼苦焰。

55、 多藏厚亡,不如积而能散;高位疾颠,当中卑以自牧。是以古人有言“富不如贫,贵不如贱”者,识之深者也。(《法藏碎金录》)

56、 老是苦,病了更惨!但是病是可以预防的。病有身病与心病两种,身病可找医生预防和治疗,心病却要找大医王——佛陀来治疗了。

57、 佛心禅语 以貌取人,轻慢他人,骄纵自我,这是人性中深 藏难除的劣性,一旦产生这样的心境,那就会产生伤人不利己的心态。

58、 真理之路追求真理者,就像个迷路的人想寻找正确的道路;若能找到正路,不但不会仓皇失措、忧虑恐惧,而且会充满信心与勇气。

59、 佛心禅语 思想会导致痛苦,但是停止思想并不是解决的办法。我们可以运用善巧的心地法门,消除所有出于无明的恶念。——堪忍尊者

60、 此身一切悉无有我,唯有心、风因缘和合,示现种种所作事业,譬如咒力幻术所作,亦如箜篌随意出声。《大般涅槃经》卷十二,圣行品

61、 佛心禅语 坏事虽小,但它能腐蚀一个人的灵魂,日积月累,就会从量变导致质变, 使这个人最后跳进犯罪的泥坑,成为可耻的罪人。

62、 晴浅翠,杏妩桃萱,婀娜柳丝,冉冉晨曦,楚楚垂婉。几许流云浮尘而来,一池菡萏绽放在心波,静谧如诗,于禅思中定格了落寞的身影。

劝世佛歌(四)

63、 道心不可断学佛者,道心不可断。心断,明灯暗;明灯暗,智慧失,就会招来障碍道业的因。行人当看好心念,莫让外境灭了心中的明灯。

64、 佛家所说的一切皆幻.只是自然现象,如何从自然现象中取其所需,才是最要紧的。求悟其真而求至乐,顺应其幻而求小乐,都是有趣的活法。

65、 坚守一份情,一份爱,等一个前世约好的人。等续还了这份情,再去与佛同修。修得一颗平常心,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66、 相信即相应。相信是一种能量!当我们的能量还未达到和某一个人某一个事物相同频率,不能相应时,告诉你一个窍诀:回归零态,回归婴儿!

67、 譬如父母怜愍于子,心常欲令离苦得乐。王亦应尔,于诸国邑所有众生,僮仆作使辅臣僚佐,应以诸佛所说四摄而授受之。《如来示教胜军王经》

68、 婚姻法则:遮遮掩掩过一生,坦坦荡荡过三天。康熙皇帝曾说过一句话:不聋不瞎,不配当家。一个好的婚姻存在于“盲妻子”和“聋丈夫”之间!

69、 口业不修,要修身就难了。所以我们要以平等大慈的心念修口业,所说的话,一定要以利益众生为前提,与人相处应该多多宣扬好人,时时表扬好事。

70、 夫在公者,取利不公则法乱;在私者,以欺取利则事乱;事乱则人争不平,法乱则民怨不伏。其悖戾斗诤,不顾死亡者,自此发矣。《禅林宝训》卷一

71、 佛心禅语 做任何事情都要掌握分寸,也就是所谓的“度”。事情做得过了度, 往往便会走向反面,好事也就变成了坏事,就会招致不利于自己的结果。

72、 水有美德,我们做人应该向水学习,因为水具备人类值得学习的十一种特质,分别为清净、透明、恒顺、原则、谦逊、包容、调和、毅力、勇气、利生和平等。

73、 善念不只是守住清规戒律,更重要的是有一颗善心。再会念经的和尚也只是和尚,唯有放下执着,真正做到修心,悟到佛的真谛,才能真正立地成佛,成全自己。

74、 我们众生也叫做“有情”,但这是迷中之情——知性被埋没了,是迷中的有情者。执迷的情与爱,所带来的除了痛苦,还是痛苦;会使人失去良知良能,造业害人。

75、 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 如果行为能够很好地符合礼节,尊敬长辈和有德行的人,那么四个方面的福气自然而然会大增:气色充沛、体力强健、寿命长远、心情安宁。

76、 种种修行之法门,只是治病之药。病愈之时,若还吃药不止,反成大病。 无病亦无药,才是真正健康人;无魔亦无佛、无烦恼亦无菩提,才是真 正参禅明心之人。

77、 佛家最令人敬佩的就是善心与慈悲心,因此才会有“我佛慈悲”的话语,更有一些大慈大悲的人直接被称作“活佛”。佛说有了大慈大悲的心,所有的功德都在里面。

78、 在长时期的忙碌中,难免会有疲累之时,但是我们要懂得利用时间,切莫懈怠放逸,更不要在睡眠中虚度光阴。让每个时刻都保持清醒,让生命过得更充实、更有意义。

79、 佛心禅语 世界本就有烦恼、挂虑、忧伤、痛苦,如果整日计较名利所得,只能苦上加苦。怀抱善良、慈悲、包容、仁爱、无争执、无仇恨,人间才是快乐无边的天堂。

80、 慈悲是完全放下自我为他人着想的一种境界,也是修炼人彻底放弃情欲之后所产生的纯净善念。慈悲之光威力无比,它能融化人世间一切不善的物质,照亮宇宙的任何一个角落。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