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字集人生感悟内容页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

2024-03-23 00:06:01互联网人生感悟手机版

01、 知足者富 知足者虽贫而富,不知足者虽富而贫。

02、 佛语禅话保持清净的心,不贪婪,心平静,人则安。

03、 人常困于己见。知音就是真理,不是知音就变成是非。

04、 所以说,慈悲柔和可消除人心的黑暗,引发智慧的光明。

05、 佛语禅话有爱,就没有距离;用爱调与,能消除社会乱象。

06、 天天禅语要活得健康,重要的是心理健康,人生才会幸福。

07、 注重实行学佛所注重的不只是理论学问,还要能身体力行。

08、 菩萨观爱,如怨诈亲。《涅槃经》卷二十三,高贵德王菩萨品

09、 了即业障不离空,不了应须还宿债。(唐)玄觉《永嘉证道歌》

10、 守谦寡欲,善善恶恶,不得不作。(贯休《续姚梁公座右铭》)

11、 不与被常住革除僧籍的叛道者来往,否则于己于彼,皆为不利。

12、 真正的苦行,不应是身体上的折磨,而应是心理和灵魂上的修行。文字集整理 wENzIJI.coM

13、 老当益壮自求多福,莳花品茗,逍遥自在;心安理得,随遇而安。

14、 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一念错,则步步皆错;一念善,则事事造福。

15、 包容别人时,双方的问题就解决了。(当代)圣严《108自在语》

16、 一句禅语一种人生忏悔就是洗心,如清泉流过心田,洗净染污的心地。

17、 物质幸福是低级的、基本的幸福,而精神幸福则是高级的、上乘的幸福。

18、 不好好管理自己的家庭,一定会带来痛苦。南传《佛教格言·苦行品第十》

19、 佛心禅语 如果佛法执著一篇理论,或者一个概念,就是理障。——耕云先生

20、 人生最踏实的事,是今日此时有多少力量就尽快付出——利益人群、造福社会。

21、 一句禅语一种人生得惜缘的人,能与人结好缘;懂得惜福懂的人,能积极再造福。

22、 人若无所事事,只想着:痛啊!苦啊!那么时间只是平白地过去,痛苦反而更加严重。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二)

23、 在于生死不为污行,住于涅槃不永灭度,是菩萨行。《维摩经》卷中,文殊师利问痰品

24、 佛心禅语 每一个现在都会引导未来如果我们不反求当下,就永远探触不到生命的脉动。

25、 佛心禅语 真妄总是假名,二事对治,都无实体。穷其根本,一切皆空。——《司空净》

26、 天天禅语有慈悲心,就是佛心;有爱心、毅力,投入为人群付出,是菩萨心也是菩萨行。

27、 我们能不能拥有一丝笑容,口中能不能要做心的训练,在心中建态来培养自己的清静之心。

28、 学道须具大勇猛心,立决定志,不顾生死,不计成败,始有相应分。(当代)夏莲居《自警录》

29、 心一定要专,选择必定要正确;若朝三暮四,时时从头开始,将永远停留在原地而跨不出一步。

30、 想到几十年后就要去成佛,人生几十年无论如何都是一场戏,何必当真,不过演好自己的角色而已。

31、 心如幻化,驰骋六情,而常妄想,分别诸法。犹如世人,驰走空聚,六贼所害,愚不知避。《金光明经》卷二

32、 途有扫地僧,殿供佛光影。问故何去来,却答不知情。此中有禅意,修行可千年。芸芸乃众生,踽踽自独行。

33、 佛心禅语 通身是眼见不及,通身是耳闻不彻,通身是口说不着,通身是心鉴不出。——《圆悟佛果禅师语录》

34、 自己就是自己最好的知己,最懂自己,最爱自己,最心疼自己的人,永远爱自己,会一直爱自己到生命的尽头。

35、 佛心禅语 佛说:是心为佛,是心是佛。心境如一,要光有光。给心境一点光, 再灰暗的心境也会充满光亮。

36、 前世,我是那汉水边迎风而立的女人,在苍苍蒹葭的摇曳间轻扬笔墨,依香而吟,静书着一份澄澈若水的禅心。

37、 使自己的心从种种分别、执著中解脱出来,使觉照能够独脱于一切攀缘之外,我们的精神面貌就是另外一种境界。

38、 自信是消除疑心的起点,信人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提升。在与人交往时建立互信的关系,才能给双方以真正舒心的环境。

39、 佛心禅语 一步一个脚印,做好今天的每一件事,明日才会有收获。好高骜远,总想着一步登天;是无法有所成就的。

40、 佛心禅语 幸福就在每一次转念、每一次转身之间。转个念头,心情就不再灰暗,转个身,就能看见阴影背后的阳光。

41、 人在制定自己的人生目标时,应该要有正确的心态,既要追求生活的充实与快乐,同时又要摒除凡尘浮名与虚利的捆绑。

42、 有些人一到生日就大宴亲友,铺张庆祝。仔细想想,我们在人间如果不会为人群付出,我们的人生与其他动物有何差别?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三)

43、 佛心禅语 本无许多事,做来做去,便有许多事,如今却从许多事中,减来减去,要到无许多事处。——《宏智禅师广录》

44、 一时的热闹和荣光,相对于一世的寂寞与暗淡,实在太短暂。如果前面的一时要用后面的一世去换取,你干吗?反正我不干。

45、 也许一生,就是一句话,也许一段经历,就是一个章节,也许的也许,就是一次叹息一种结局。这本书,其实只有自己能读懂!

46、 佛心禅语 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坛经·顿渐第八》

47、 和气生财,如沐春风。一些成功的企业,譬如著名的百货公司,训练员工以客为尊,提示大家要时常面带笑容,才能带来生意兴隆。

48、 观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时焰,诸行如芭蕉,诸识法如幻。……无实不坚固,无有我我所。《杂阿含经》卷十一,第265经

49、 佛家禅语:众僧爬山,一弟子摔倒抓住荆棘,手被划破。禅师:荆棘习惯依附别物,你却依附它,当然自讨苦吃,别依靠不能依靠的人。

50、 能寂静意故名人,以五趣中能寂静意无如人者。故契经说:人有三事胜于诸天:一勇猛,二忆念,三梵行。《大毗婆沙论》卷一百七十二

51、 佛心禅语 问:“道体本无修,若起修道心,何所修?”答:“如镜有垢,欲使显光而磨之,磨者仍磨其垢,非磨其光。”——李炳南居士

52、 如果仅仅因为自己是佛教徒,便片面坚持佛教一定要兴盛,这其实偏离了佛教无我的真精神。如同希望我一家独大,以便获取最大利益一样。

53、 佛心禅语 行善并不是让你去做惊天动地的大事,一件小事也可以体现一个人的 善心。因此,不要因善小而不为,行善从身边的小事开始。

54、 应该抛弃嘲笑、噜嗦、悲叹、卑劣、欺骗、虚伪、贪婪、骄傲、抱怨、粗鲁、堕落和愚痴,摆脱迷妄,思想坚定。《经集》第二品,第九章《戒行经》

55、 许多问题并非急务,拖一拖,冷一冷,没什么大不了,却可以使当事者的情绪冷却下来,自己看清问题的要点,那么,一场可能的争辩也避免发生了。

56、 许多人,穷其一生才弄明白,原来在我们追逐物欲,被欲望左右时,往往忽略了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人生是个漫长的过程,每处细微都值得好好珍藏。

57、 佛心禅语 生命就像一种回声,你送出什么它就送回什么,你播种什么就收获什 幺,你给予什么就得到什么。你为别人着想的话,别人也会为你着想。

58、 心量要宽大、人格要崇高、知识要丰富、道心要坚定,要把狭隘的感情扩大、超越、升华为爱读书、爱服务、爱修行、爱大众、爱常住、爱佛教、爱弘法。

59、 若见众生受诸苦恼,当作是念:我长夜轮转生死以来,亦曾更受如是之苦,其数无量,当勤方便,断除诸有,莫令增长。《杂阿含经》卷三十四,第943经

60、 于是菩萨惠施佛、辟支佛,下及凡人,皆悉平均,不选择人。恒作斯念:一切由食而存,无食则丧。是谓菩萨成就此初法,具足六度。《增一阿含经》卷十九

61、 见(mà)见击,默受不怒,有忍辱力,是谓梵志。若见侵欺,但念守戒,端身自调,是谓梵志。避争不争,犯而不慢,恶来善待,是谓梵志。《法句经》卷下,梵志品

62、 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金刚经》

63、 菩萨若在居家,不染着诸欲,所受诸欲,心生厌离,常怀怖畏。……心不贪惜,不以邪命非法自活,宁失身命,不侵于人。何以故?菩萨在家应安乐众生。《小品般若经》卷六

64、 佛心禅语 一般人都是真理知识化,喜求知解,停留在概念里。所以达摩祖师西来,传法的模式,就是法(真理)的人格化,除了法,没有我,而法也是本无之法。——耕云先生

65、 学会宽容,才有足够的心力走好人生的道路。宽容是更广阔的生命空间。宽容是幸福,我们饶恕别人不但给了别人机会,也取得了别人的信任和尊敬,我们也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

66、 佛心禅语 “心静自然凉”,这是劝人遇事首先要静下心来深刻自省,不要一味焦躁不安,怨天尤人。在当今如此喧嚣的尘世,只有日日更新,时时自省,才能获得心灵的那份清净。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