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物有自然,事有合离。
02、 虽非其事,见微知类。
03、 故去之者从之,从之者乘之。
04、 高山仰之可极,深渊度之可测。
05、 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太山之本。
06、 欲说者,务隐度;计事者,务循顺。
07、 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财思不达也。
08、 牧之不审,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审。
09、 用于人,则空往而实来,缀而不失,以究其辞。
10、 常有事于人,人莫能先。先事而至,此最难为。
11、 故谋莫难于周密,说莫难于悉听,事莫难于必成。
12、 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
13、 古之善摩者,如操钓而临深渊,饵而投之,必得鱼焉。
14、 故物归类,抱薪趋火,燥者先燃;平地注水,湿者先濡。
15、 若欲去之,因危与之,环转因化,莫知所为,退为大仪。
16、 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
17、 未见形圆以道之,既见形方以事之。进退左右,以是司之。
18、 愚者易蔽也,不肖者易惧也,贪者易诱也,是因事而裁之。
19、 引钩钳之辞,飞而钳之。钩钳之语,其说辞也,乍同乍异。
20、 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
21、 圣人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22、 为强者,积于弱也;为直者,积于曲;有余者,积于不足也。
鬼谷子经典语录(二)
23、 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
24、 为之枢机以迎之、随之,以钳和之,以意宜之;此飞钳之缀也。
25、 故计国事者,则当审量权;说人主,则当审揣情,避所短,从所长。
26、 人之有好也,学而顺之;人之有恶也,避而讳之,故阴道而阳取之也。
27、 审其意,知其所好恶,乃就说其所重,以飞钳之辞钩其所好,以钳求之。
28、 古之善背向者,乃协四海、包诸侯,忤合天地而化转之,然后以之求合。
29、 摩而恐之,高而动之,微而证之,符而应之,拥而塞之,乱而惑之,是谓计谋。
30、 是故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巧,故不困也。
31、 故捭(1)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内之;阖(2)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
32、 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
33、 故言多类,事多变。故终日言,不失其类,故事不乱。终日变,而不失其主,故智贵不妄。
34、 其不可善者:或先征之,而后重累;或先重以累,而后毁之;或以重累为毁,或以毁为重累。
35、 其钓语合事,得人实也。其张网而取兽也,多张其会而司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钓人之网也。
36、 其用,或称财货、琦玮珠玉、璧白、采色以事之,或量能立势以钩之,或伺候见涧而钳之,其事用抵巇。
37、 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有以阳德之者,有以阴贼之者,有以信诚之者,有以蔽匿之者,有以平素之者。
38、 圣人谋之于阴,故曰“神”;成之于阳,故曰“明”。
39、 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言者有讳忌也。众口烁金,言有曲故也。
40、 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权,而揣诸侯之情。量权不审,不少强弱轻重之称;揣情不审,不知隐匿变化之动静。
41、 立势而制事,必先察同异之党,别是非之语,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数,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然后乃权量之。
42、 智者事易,而不智者事难。以此观之,亡不可以为存,而危不可以为安,然而无为而贵智矣以天下之目视者,则无不见。
43、 言有之曰:“天地之化,在高与深;圣人之道,在隐与匿。非独忠、信、仁、义也,中正而已矣。”
44、 巇(3)者,罅(4)也。罅者,涧也,涧者,成大隙也。巇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巇之理也。
45、 圣人常为无不为,所听无不听。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与之为主。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反于此,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其术也。
46、 “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得其情,乃制其术。此用可出可入,可揵可开。” 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揵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