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所有教育努力的根本目的应该是帮助男女儿童尽可能达到最高的个人发展。199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教育原则》第2页)
2、 完善高贵的教育是培养人在平时和战时公平、熟练、高尚地履行公私职责的教育。(弥尔顿:1982年英文版《论教育》第221页)
3、 有田亩便当尽力开垦,有子孙便当尽力教育子孙便当。田野不真诚,宁可避免饥寒;如果子孙不教,就不会失败。(张履祥:《耕末议》)
4、 儒生之所以过文官,是因为他们有很多学问,简洁自己的性格,雕刻自己的材料。因此,学者们反情治性,尽材成德。(王充:衡量知》)
5、 说到人性,一定有善有恶。其善者,固自善;其恶者可以教告率勉强,使之善良人性,善可变恶,恶可变善,犹此类。(王充:论衡率性》)
6、 在一切上,受到尊重和赞扬的人是知识最广泛的人,受到谴责和鄙视的人是最无知的人。(引自色诺芬:1984年商务印书馆版《回忆苏格拉底》第109页)
7、 习于善而已矣,所谓上智者;习于恶而已矣,所谓下愚者;一习于善,一习于恶,所谓中人者习也是一个果性好但不好的人。(王安石:《王文公文集》卷68)
8、 人的发展取决于教育。如果你想形成一个人,它必须由教育形成。只有经过适当的教育,人们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198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大教学论》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