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管理者首先要懂得与奋斗者
002、 自我优化,成为公司的资本为了让
003、 企业家们不应独自拥有巨大的财富不肯
004、 华为人牢记:客户没有错,错的只有华为人。
005、 不过,对于流程的变革,任正非也有自己的担忧。
006、 对此,华为公司提出了小胜靠智,大胜在德精神。
007、 这种去劣存优的方式,能够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008、 管理者应该改变以往的集权式管理,让一线员工拥有
009、 社会在进步,每一家企业的管理者都希望他的员工能够掌握
010、 一脚油门,一脚牢门的故事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很普遍。
011、 如果没有一定的积累就贸然提出大建议,必然会脱离实际。
012、 力去培养的聪明人,但是任正非更看重那些有发展潜力的人。
013、 安利创始人之拥有200万员工的跨国企业领袖理查-狄维士曾
014、 中国古代思想家管子曾说过:有道之君,行治修制,先民服也。
015、 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深化,理论的正确与否
016、 任正非告诉华为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好的策划,谋定而后动。
017、 其实,这是因为管理者和员工之间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渠道。
018、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信任是精诚相见。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信任就是
019、 夯实一层,再撒一层土,继续夯,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充实自己。
020、 很多人一味求快,不踏实,最后换来一脚油门,一脚牢门的结果。
021、 授权中最忌讳明明已经授权给下属,却又不相信,总是横加干涉。
022、 华为公司成立之初,市场份额就那么大,谁抢占得多,谁就能获得
顶尖ceo管理智慧华为任正非微语录(二)
023、 原先适用于小公司生产服务的流程,已成为了制约华为发展的瓶颈。
024、 任正非希望华为人也能够像这群大雁一样,每个人都以公司利益为重。
025、 管理者要离员工近一些,要与员工及时沟通,并把信息及时反馈给下属。
026、 在任正非的要求下,华为人已经将踏实工作的理念渗透在工作的方方面面。
027、 为此,任正非要求华为实行绩效承诺制,并且让那些不打粮食的管理者下台。
028、 华为让新员工走入训练营的做法,实际上就是为了让员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029、 任正非要求华为人有孔子的这种大爱,无论客户是对还是错,都要让客户满意。
030、 管理者永远要把企业的制度和纪律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个人感情带进工作中。
031、 团队中的每个人也要学会帮别人分担压力,借助别人的优势,困难就会迎刃而解。
032、 如此授权只会适得其反,让被授权对象不知所措,然后不得不重新依赖于授权者。
033、 每一个人、每一件工作都有基本功,要把做实紧抓不放,否则大好形势就浪费了。
034、 任正非也希望华为人要舍得把自己的身体化成肥料,把整块沙漠变成土壤,这样会有
035、 管理与治国类似,只有管理者以身作则,才能在员工心中树立榜样,员工才会信服。
036、 实际工作中,很多人习惯稳扎稳打,缺少冒险精神,最后留给他们的可能就是遗憾。
037、 任正非一再告诫大家,要重视客户关系,并把它作为华为与巨头企业竞争中的优势。
038、 不过,在公司的整体运作中,任正非却坚持一个个性鲜明的理念:只改良,不改革。
039、 机会往往稍纵即逝,如果由于害怕失败而死板僵硬、墨守成规,就会被别人抢占先机。
040、 讲的是善于治国理政的人,通过制定有效的制度来管理国家,以达到众民皆服的目的。
041、 许多员工心中都觉得规则就是用来打破的,并时常运用智慧去变通企业现有的规章制度。
042、 我们要谨记王安电脑公司的教训,摆脱封闭、固步自封的恶习,在开放合作的基础上,寻求
顶尖ceo管理智慧华为任正非微语录(三)
043、 新员工为了能够跟上队伍,不得不更加努力地学习,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
044、 任正非坚持要给奋斗者回报,这样就能够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并把他们留在华为继续奋斗。
045、 任何过路的豪杰都会对信息业的发展给予推动。我们应该尊重他们,学习他们,批判地继承他们。
046、 在高空中不知疲倦的雁群,就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无论飞多远的距离,都会保持完整的队型。
047、 没有资源、没有技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自助自立的精神。自助者,天助之,就是这个道理。
048、 我们要造就一批业勤于精,行成于思,有真正动手能力、管理能力的管理者。机会偏多于踏踏实实工
049、 任正非希望华为公司的管理者和员工,摒弃规则是用来打破的的习惯,树立起制度至上的规则意识。
050、 任正非告诫华为人,不想被时代淘汰,唯一的办法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
051、 任正非深谙这一管理之道。为此,他要求华为公司的管理者和专家都要有一线工作的经验。
052、 华为公司的竞合思想,不仅仅局限于正规的运营合作中,在日常工作中,华为也会为友商的客户服务。
053、 当企业做大到一定程度,管理者追求的已经不是个人财富的增长,而是企业所有员工生活水平的提高。
054、 虽然大多数管理者都希望找到来之能战,战之则胜、不需要花费时间和精人才的发屐潜力是最重要的。
055、 很多企业管理者都看重员工的学历和经验,认为只有拥有高学历的人才聪明,而聪明的人会给企业创造
056、 任正非要求华为人发扬自助精神,通过自主研发开发出自己的核心产品,让华为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057、 任正非认为,华为的生存不可能一劳永逸,华为要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企业,尽全力帮助所能帮助的人。
058、 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工作中不能掺杂柔情。就像打仗一样,必须用严格的制度和纪律来完成。
059、 任正非认可孙亚芳的能力,允许她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弥补了任正非在管理中不能面面俱到的不足,也让
060、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因此,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
061、 为了壮大华为公司的管理队伍,任正非要求华为实行全员导师制,通过这种一帮一的训练方式,让新员工有
062、 理。因为社会形势总在发生变化,如果你的知识依然停留在原地,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你肯定会被市场淘汰。
顶尖ceo管理智慧华为任正非微语录(四)
063、 任正非始终将公司的发展进步和利益最大化作为用人准则,来不会因为个人的成见而影响对人员的正确配置。
064、 只要我们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成功自然就会离我们越来越匠,而我们也会成为别人眼中的英雄。
065、 他认为,一个有效的流程应该长期稳定的运行,所以他希望华为人不要随意地去创新,要保证流程的稳定性。
066、 也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以证明。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就是告诫我们不能盲目相信书本上的知识。
067、 从华为成立之初,任正非就主张自主研发,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并把对核心技术的掌握能力看作华为的生命。
068、 任正非之所以非常重视员工归属感体系的建设,就是为了把家的温馨与感动带到工作中,激起员工内心的共鸣。
069、 华为人凡事都会做到有始有终,不论项目大小都不会忘记收官这个过程,目的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巩固成果。
070、 任正非告诫华为人,在资本运作的过程中,一刻也不能忘记以知为本,要不断学习,否则,必将使企业陷入困境。
071、 因此,任正非要求华为人敢于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会自我批判,同时用鸡毛掸子掸掉思想上的灰尘,让自己进步。
072、 对于同行业的竞争对手,任正非只把他们看成友商。任正非指出:同行在诸多领域携手合作,通过合作取得共赢、
073、 我们不要害怕创新,而是要把创新当作一种习惯。要像美国哲学家梭罗说的那样:世界对想象力而言只是一块画布。
074、 华为要想生存下去,华为人就应该一心一意地把本职工作做好,这样才能让华为在枯燥无味的钻研中形成强大的动力。
075、 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华为走捷径呢?任正非想到了一点:买一双美国鞋,向西方大公司学习管理经验,避免自己走弯路。
076、 人世间没有比互相竭尽全心、互相尽力照料更加快乐的了。西塞罗在讨论道德的目的时强调人与人之间是相互需要的。
077、 任正非深知客户的重要性。他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向华为人强调:客户是华为之魂,华为生存下来的理由就是为了客户。
078、 任正非强调制度至上,不合理的制度唯修改后才可以不遵守的管理理念,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079、 为了适应企业市场拓展的要求,任正非要求华为在原有业务流程体系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和完善,并把它作为长期的任务。
080、 任正非则认为,华为公司在招聘、录用员工的过程中,最应该注重的是员工的素质、潜能、品格、学历,其次才是经验。
081、 任正非的担忧是有道理的。当员工在同一个岗位工作时间长了,难免会产生惰性心理,不再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和成果。
082、 改革不合理的流程可以采取合并同类流程的方法。合并同类流程的作用不仅在于化零为整,更能够叠加优势、消除劣势。
顶尖ceo管理智慧华为任正非微语录(五)
083、 这个世界是讲究回报的,当你忠诚不渝地坚持自己的信念,在岗位上就就业业的付出的时候,成功也会慢慢地向你靠近。
084、 如果一些流程不能够被取消,华为人就会分析这些流程是否具有类似的功能,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他们就会将两个或两个
085、 每个人都知道不进则退的道理。因此,只要管理者给主管们赋予一定的责任,就会产生相应的压力,重新燃起工作的斗志。
086、 我们常常听到很多人抱怨执行过程困难和低效,其实这是因为在执行过程中有很多不合理的流程,导致执行过程过于烦琐。
087、 只有敢于自我批判的人才能进步。正因为华为人用鸡毛掸子掸掉了自满的思想,开放心态,通力合作,才完成了架构难题。
088、 任正非希望华为人要不断地与优秀的人群交往,经常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让激情从灰烬中重新爆发出来,而不是彻底僵化。
089、 企业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节:管理者每天督促、指导员工,员工却不明白管理者在想什么,甚至觉得管理者天天都在说鸟语。
090、 华为的成功不是偶然,因为他们拥有一批对事业不抛弃、不放弃的人,他们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敬业精神成就了华为。
091、 在任正非看来,管理没有什么艺术不艺术,唯一有的就是铁的纪律和制度,什么岗位就坚持什么制度,绝不允许有柔情可言。
092、 在通信行业,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掌握了市场竞争的战略高地。可是,要想获得核心技术,没有高投入是不可能实现的。
093、 我们的内心要有永不磨灭的希望,不放弃对核心竞争力的追求。只有我们拥有了核心技术,才能够独立自主并有一定的发展。
094、 随着华为公司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选拔优秀人才,特别是优秀的管理者成为任正非工作的重中之重。
095、 社会要强调纪律,企业同样需要强调纪律。没有纪律性的社会是一个混乱的社会,没有纪律性的企业也只能是一个混乱的企业。
096、 若要让制度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就必须确保制度之下的公平。特别是对管理者来说,制度必须摆在第一位,就算总裁没有例外。
097、 因此,只要我们真诚地对待客户,客户就会信任我们并一直支持我们。正如任正非所说,只要客户满意了,华为就没有竞争对手。
098、 我们应该意识到,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我们要不停努力,并且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这样,成功自然就成为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099、 要想掌握核心技术,就必须舍得在研发上下血本,这是最基本的原则。任正非认为,高投入才有高产出,规模大才能带来高效益。
100、 任正非说,工作就相当于给一条铁轨上的一段枕木钉道钉,要有务实精神,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得到成长,公司也才能够发展起来。
101、 任正非强调,虽然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不断变化的,但企业必须要重视长远的战略性规划,只有这样,华为才能在市场上占得先机。
102、 任正非则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懂得回报奋斗者。因为他意识到华为公司能有今天的成就,功劳最大的是那些为华为付出牺牲的人。
顶尖ceo管理智慧华为任正非微语录(六)
103、 任正非提醒华为人注意知识经济时代的这个特质,要把知识财富当成华为最大的财富。因此,华为公司十分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工作。
104、 任正非要求华为人自我批判和反省,只有不堑地开展自我批判,才能使我们尽快成熟起来,避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付出惨重的代价。
105、 任正非说过,华为人都拥有深厚的理论依据,但是很多人并没有经历过战火的洗礼,因此不可能得到突破,也不能被称为真正的人才。
106、 企业的发展、利润点的提升关键在于人才。为此,华为积极推进人才牵引,以发挥人均最佳效应,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成本最低化。
107、 因此,企业中的每个人都要真诚地对待客户,这样才能够以对用户的忠心换取用户对我们的忠心,从而形成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
108、 每个人都应该培养自己的团队意识,不要为了个人成就感而脱离团队。否则,不仅团队的战斗力会被削弱,员工自己也很难获得成功。
109、 要在严管的情况下,逐步释放能量。但是,我们认为这种很严厉、苛刻的管理不利于公司长期稳定地发展,我们想逐步放松、再放松。
110、 在企业中,最难管理的并不是员工,而是管理者自己。很多企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制度只是用来管理员工的,对管理者没有任何作用。
111、 在任正非看来,客户不分大小、职务不分高低。任何一个不起眼的细节和一个不起眼的角色,都有可能在最后关头对华为起到关键作用。
112、 哥白尼之所以敢于大胆假设地球是自转的正是由于他经过了谨慎的求证过程。因此,大胆假设和谨慎求证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
113、 任正非要求华为人也要具备预见未来的能力,能够打破常规,敢做别人没想到或没做到的事情。任正非认为,经验主义的结果只有死亡。
114、 任正非曾说过:人才的发展潜力是最重要的。因此,任正非要求华为公司的面试官选拔人才时,要不唯学历、不唯经验,只唯发展潜力。
115、 任正非认为,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也就是说,企业不需要人为控制,就能够自行达到既定目标,彻底实现不依赖人的流程化管理。
116、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要学会向那些比我们优秀的人取经,学习他们成功的经验,这样才能够掌握解决各种问题的办法,让自己少走弯路。
117、 在我们为目标而努力奋斗的时候,也要经常反思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借助别人的优势来弥补自己的缺点,这样就更容易获得成功。
118、 如果管理者跟下属关系过远,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员工就会觉得管理者不关心自己,就会失去工作激情,甚至会有离开团队的想法。
119、 小客户也是上帝。任正非认为客户是华为的衣食父母,不分大小、职位高低都要服务到位。任正非要求华为人要将服务普遍客户执行到底。
120、 下一道工序是用户,也就是上帝在工作中,每个人都想迅速地把某件事情做完,为了追求效率而忽视了产品质量。结果,被伤害的还是客户。
121、 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荀子认为圣人固然是无所不晓,但是不真诚也不能感化万民。真诚是为人之本,更是心性修养的重要内容。
122、 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够主动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无论这件事有多么微不足道,都努力思考应该如何改进自己的工作,假以时日,必有重大收获。
顶尖ceo管理智慧华为任正非微语录(七)
123、 管理者要抛弃个人英雄主义的习惯,相信下属有能力完成工作,然后把权力下放到下属手里。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有长远发展,管理者也能有
124、 虽然企业获得快速发展离不开优秀的领导者,但是,如果在一个组织中,只能由最高管理者推动群体的运作,那么,这个组织必然是低效率的。
125、 管理工作之所以没有激动人心的事情发生,是因为企业在运行过程中时刻处于一种正常的状态,而这必须依靠每一天、每一个瞬间的严格监控。
126、 企业的成功不是凭借某一个人的简单才干就能够实现的,而是要借助团队的力量。任正非告诫华为人不要注重个人成就感,应该时刻关注团队。
127、 任正非曾说:企业的发展不能以利益来驱动,君子取之有道,小人趋之于利,以物质利益为基准,是建立不起强大的队伍的,也是不能长久的。
128、 如今,任正非强调华为公司的招聘人员要具备伯乐的独到眼光和识别能力,要慧眼识珠,看准千里马,不要让德才兼备、有发展潜力的人才流失。
129、 在过去的20多年里,华为人凭借着这种事后回顾和总结的自我批判精神,时刻反省,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纠正和弥补,从而不断成长进步。
130、 很多管理者都能够虚心地对待上级,却不甘心承认下属比自己能力强,甚至遏制有能力的下属成长。管理者这样做,可能会导致团队气氛的劣化。
131、 当你忠诚于你的企业时,企业就会重用你;当你忠诚于客户时,客户就会毫不犹豫地信任你;当你忠诚于自己的工作时,工作就能够带给你快乐。
132、 管理者要肯定、提升一线员工在公司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认可他们的成绩。同时,管理者也要给予他们一定的权力,培养他们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133、 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部分管理者讲究先做人、后做事的工作风格。所以,企业中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的麻烦。
134、 即使真相并不令人愉快,也一定要做到诚实,因为掩盖真相往往需要费更大的力气。罗素认为,真诚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也是道德形成的前提。
135、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任正非要求华为人接到任务以后不要急于下手,而是要仔细地想清楚应该怎么做。只有这样,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136、 任正非还向华为人提出:我们要逐步摆脱对技术的依赖,对人才的依赖,对资金的依赖,使企业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建立比较合理的机制。
137、 任正非认为,那些长时间脱离前线的人,已经失去了对战场的敏锐度,也失去了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的决策权应交给那些听得见炮火的人。
138、 任正非坚持自主研发,但是也不排斥在一些成熟的技术上与别人合作,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用。这就是任正非主张并遵循的广泛合作原则。
139、 任正非说过,华为人要像很多伟大的科学家一样,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耐得住寂寞,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不会追求青史留名,而是一直在无私奉献。
140、 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讲的是为人处世要有灵活性,不要拘泥于一时一事的束缚,然而任正非却坚持人是活的,但制度必须是死的的管理理念。
141、 机会稍纵即逝,每个人都要把握住来之不易的机会,思考过后立即行动,失败了也不会遗憾。华为公司就是靠着这种冒险精神才获得了今天的成就。
142、 这是一个细节制胜的时代,对于小环节的关注,往往是成败的关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真正能够生存和发展的企业,往往都会关注每一个细节。
顶尖ceo管理智慧华为任正非微语录(八)
143、 管理灰度是华为总裁任正非先生基于多年的管理实践提出的概念。可以说,管理的灰度是华为公司20多年的发展所沉淀下来的管理思想的精髓之一。
144、 任正非深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任正非知道华为要想生存下去,就要大胆设计、制造,并保证产品与客户需求的同步。
145、 华为公司通过不断地更换员工的工作岗位,对员工产生了一定的刺激作用,从而激励他们不断学习。这也是华为公司能够保持竞争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146、 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不要急于动手,而是要做好周密的计划和准备,这样就能有效避免边干边想、推倒重来、经常反复的情况,提高工作效率。
147、 企业如果没有确定目标,就只能日复一日地在原地打转,始终停留在原地。同样的道理,如果工作没有既定的方向和目标,成功也会永远可望而不可及。
148、 公平公正的做事原则是一个员工最基本的心理需求,也是一家企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更是华为这个拥有数万名员工的企业具有超强凝聚力的原因。
149、 任正非等华为管理者都指出,技术创新是华为发展的核心动力,但当技术创新大大领先于客户需求时,它不仅不能给运营商带来价值,反而会成为负担。
150、 对于客户的重要性,任正非强调:任何时候,不管是与客户交流,还是优化内部工作流程,华为公司都应该回到最根本的问题,那就是客户的需求是什么。
151、 现代企业管理讲求的是效能,没有制度的规范、约束和统筹,管理便会呈现出没有程序、缺乏标准以及分散零乱的状态,其有效性和正确性就会大打折扣。
152、 华为公司的这一特殊要求似乎伤害了国内众多知名高校尖子生的自尊心,但任正非却有自己的理由。在任正非看来,有学问的傻瓜,远比无知的傻瓜愚蠢。
153、 为了避免人情化管理侵害华为公司,任正非要求管理层发扬(mà)文化,要敢于指出别人的缺点和不足,把工作中不好的事物暴露出来,而且绝不留情。
154、 任何人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站稳脚跟,都不能放过任何学习、提升技能的机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未来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
155、 在国外市场,华为公司也体现了竞合的思路,这成为了华为在国际化进程中的生存法则。尤其是与竞争对手的合作,成为华为在国际化战略方面的最优选择。
156、 在华为公司,任正非鼓励华为的年轻员工要向老一辈华为人一样,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只有如此,华为才能发展得更好,员工也更加容易实现自己的价值。
157、 任正非坚持只有持续加大投资力度,我们才能缩短与世界的差距的观点,要求华为每年拿出销售额的10%作为研发经费,追求在一定利润上的成长最大化。
158、 从华为公司成立的那一天起,任正非就要求每一个华为人勇于面对残酷的竞争环境,忍辱负重,默默耕耘。任正非坚信,实践改造人,也能造就一代华为人。
159、 人之才性,各有长短。聪明的人会认识到自己的缺点,然后借助别人的优势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就像胡雪岩说的那样,一个人最大的本事,就是用人的本事。
160、 事实上,连本职工作都做不好的人只会成为空想主义者,谈不上会有多大的成就。就像哲学家洛克说的那样,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161、 华为人确实也做到了,他们对客户始终保持耐心,即使客户错了,也会表示尊重和理解,而不是赌气不管。因此,华为人-耐心与坚韧打动了一个又一个客户。
162、 在工作中,管理者和员工不要受到人际关系的影响,避免在企业内部滋生骄奢淫逸的官僚习气和拉帮结派的小团体作风。只有这样,企业才能长久地生存下来。
顶尖ceo管理智慧华为任正非微语录(九)
163、 在管理变革上,我们不能做激进主义者,不能对现有的东西持完全否定的态度,而是持续不断地实现进步,一点一点地改革,这样才能避免企业发展出现动荡。
164、 一个人要想时刻处于领先地位,仅仅被动地参加培训是不够的,还需要主动、自觉地学习。在未来社会,文盲不是指那些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不主动学习的人。
165、 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对于细节的改进,而大建议在很多时候都无助于工作的改善。因为,大建议是建立在一定的数据、信息、经验实践等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的。
166、 自主研发给华为带来了发展,但同时也让华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等,成为了华为发展的阻碍。任正非意识到这点以后,便开始转变观念,主张技术拿来主义。
167、 开放合作才能让华为走出中国,与世界级企业站在同一个舞台上,除了要加快研发的步伐以外,更应该开放合作,否则就是死亡。王安电脑公司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168、 任正非一直强调华为公司是一家高技术为起点,着眼于大市场、大系统、大结构的高科技企业。所有员工必须坚持合作,发扬同甘共苦的精神,走集体奋斗的道路。
169、 任正非也认识到对待产品要从长远利益入手,并提出了从对科研成果负责转变为对产品负责的口号,目的就是要让消费者拿到满意的产品,华为公司获得长远发展。
170、 正如华为内部传阅的文章中所写:不要一当上PL,就觉得是做管理了,就可以放松业务了。我们是一家高科技企业,研发体系不管什么级别的主管,一定要懂技术。
171、 经验积累多了就会慎虑,就像学识积累多了就会博学一样。英国哲学家霍布斯强调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的重要性,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完善那些源于感觉的经验。
172、 任正非说道:在变革中,任何黑的、白的观点都是容易鼓动人心的,而我们恰恰不需要黑的或白的,我们需要的是灰色的观点,介于黑与白之间的灰度,是很难掌握的。
173、 华为公司的快速发展,导致了成熟型管理者的短缺。创业初期涌现的一批既精通机器组装和销售,又能完成检测和维修工作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华为快速扩张的需要。
174、 面对国外竞争对手的压迫,任正非这样描述道:华为成立之初十分幼稚,没想到一诞生就在自家门口遭遇了国际竞争,竞争对手是拥有数百亿美元资产的世界著名公司。
175、 就像任正非所说的那样,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保持适当的宽松度,不骄不躁,保持36度的体温。36度的体温为华为人提供了开放舒适的环境,让他们爆发出
176、 为了建立稳定的市场关系,任正非决定让华为尝试一个新的发展方式:与客户联姻,采取利益均沾的方式建立合资公司,从而形成利益共同体,以此巩固市场、扩展市场。
177、 细节决定成败,很多企业老总都喜欢管大事情,而很少关注细节问题。但是,任正非就从来不这么想,他认为管理者就是用来管小事的,小事没有了,就没有什么大事了。
178、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我们应该意识到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在管理中做到面面俱到。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企业上下摆脱对某个人的依赖,实现无为而治。
179、 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实现均衡发展,将生产、营销、服务等各方面都执行到位。任何一个环节太薄弱,都有可能导致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局面,最终让企业遭受损失。
180、 华为公司的集体辞职不仅是华为人的自我批判,也是华为人自觉、自愿学习的态度。后来,任正非也非常赞同市场部的学习态度,并号召华为人应该向市场部学习这种精神。
181、 事实上,一项重大的科技成果,并非起步于一门工艺复杂的技术或是某个极具震撼力的发明。只要创新,只要能够保证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又比今天向前再进一步即可。
182、 任正非认为,产品研发不是企业的目的,成果可以在市场上赚钱才是关键。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缩短产品的上市时间。于是,任正非转变观念,开始主张技术拿来主义。
顶尖ceo管理智慧华为任正非微语录(十)
183、 任正非认为,认识到客户的重要性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通过努力提高客户的满意度,获得客户的持续支持,并与客户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这就需要与客户形成利益共同体。
184、 华为公司以注重制度著称。军人出身的任正非作为中国最优秀的企业家之一,军事管理思想已侵入其脑海的最深处。他曾多次强调:组织纪律性才是完成任务的重要前提条件。
185、 如果管理者反馈不及时或者干脆不反馈,不仅会让员工误解管理者的信息,还会扼杀掉员工向上级倾述的欲望,从而降低团队协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严重削弱团队的竞争力。
186、 对于华为是否有实施规范化管理的需要,任正非解释道:华为初期的发展,是靠企业家行为,抓住机会,奋力牵引。进入发展阶段后,就必须靠规范的管理和懂得管理的人才。
187、 正是因为国内外企业对研发的投资差距和这些企业实力的差距,任正非才坚信:华为应该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市场并加大投资,只有高投入才有高产出,规模大才能带来高效益。
188、 虽然华为公司渴求能带兵打仗的管理者,但是任正非不会盲目地把权力交给下属,而是主张华为人要勇于奔向前线战场,因为只有从战场上走出来的战士才能成为优秀的将军。
189、 《华为基本法》第十三条规定:机会、人才、技术和产品是公司成长的主要牵引力。这四种力量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机会牵引人才,人才牵引技术,技术牵引产品,产品牵引
190、 那么,如何处理好这个矛盾呢?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坚决惩戒违反制度的员工,这样就能够给员工灌输制度至上的意识,也能够让员工意识到不合理的制度唯修改后才可以不遵守。
191、 没有比较,就很难认清自己,也就会不思进取。对企业来说是这样,对个人来说更是如此。任正非提出,自我提高的最好办法就是向一个领域的佼佼者学习,多与优秀的人交流。
192、 每个人都发自内心地希望自己得到公平的待遇,做的好就应该被表扬,做的不好就要接受惩罚。不偏不倚,一视同仁,才能创造出公平公正的气氛,员工也才有努力工作的动力。
193、 我们应该像凸透镜一样,将太阳的能量聚焦成一个点,这样就不仅仅只是一束光的能量了。如果我们坚持在某个领域进行开发,一步一个脚印,那么,我们离成功就会更近一步。
194、 例如,有人说我搞研发创新很厉害,但创新的价值如何体现呢?创新必须转化成商品,才能产生价值。我们重视技术、重视营销,这一点我并不反对,但每一个链条都是很重要的。
195、 无论是什么行业,员工都希望管理者能够公平公正地对待他们。无论是赏还是罚,一旦出现不公平的现象,就会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情绪,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将大大降低。
196、 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有的人成功了,有些人失败了,区别就在于有些人因为迟疑而葬送了机会,有些人却勇敢地前进了一步并且为目标持续不断地努力着,最后他们成功了。
197、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没有的性质。
198、 《华为基本法》明确规定:提高流程管理的程序化、自动化和信息集成化水平,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和公司事业拓展的要求,对原有业务流程体系进行简化和完善,是我们的长期任务。
199、 任正非认为一定要公平公正地对待下属,有时在管理上可能要考虑倾斜个别人,但倾斜的理由一定是能拿到桌面上讨论的,绝对不能搞小团体!没有藏私心,下属才会真正地拥护你。
200、 天使在想象中,魔鬼在细节中。我们应该时刻谨记古人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教诲,认识到成功和失败的差距就在于对细节的关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少犯错误,从平庸走向杰出。
201、 实际上,企业家也要学会倾听客户的声音,学会从技术角度看待市场转向为从客户角度审视市场。其目的不仅是为了调整公司市场策略,洞察环境和竞争的变化,更是为了尊重客户。
202、 实际上,许多员工之所以对执行的过程感到茫然,就是因为企业没有形成一个规范化的约束标准。领导者根据心情评价员工的工作成果,员工也因为没有标准的约束而钻制度的空子。
203、 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苏格拉底强调内因的重要作用,从外界的宇宙本源问题转而研究人本身的伦理问题。他认为一个人最基本的是认识自己,从而实现人自身的自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