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韩非子:循①名而责②实。
02、 难点注释: ①柄:把柄、方法。
03、 难点注释: ①循:按。②责:审查。
04、 时移而法不移者乱。一《韩非子一心度》
05、 不吹毛而求疵。一韩非《韩非子&说难》
06、 原文翻译: 按着名称而审查其实际所作。
07、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一《韩非子》
08、 同事之人,不可不审察也。一《韩非子&说林上》
09、 难点注释: ①事力:从事劳动。②薄:少,不足。
10、 祸难生于邪心,邪心诱于可欲。一《韩非子&解老》
11、 国家必有文武,官治必有赏罚。一《韩非子&解老》
12、 长袖善舞,多钱善贾。—《韩非子&五蠢》
13、 语以泄败。——《韩非子&说4》
14、 韩非子:明主之所道制其臣者,二柄①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
15、 忘民不可谓仁义。——《韩非子&难一》
16、 巧诈不如拙诚。——(中国&战国)韩非子
17、 有欲甚,则邪心胜。——《韩非子&解老》
18、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韩非子(战国)
19、 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死。一《韩非子&二柄》
20、 原文翻译: 圣人治理国家,靠的不是人能做好事,而是让人不做坏事。
21、 过而不悛,亡之本也。——《韩非子&难四》wWw.wENZiJI.CoM
22、 言无二贵,法无两适。——《韩非子&问辩》
韩非子名言警句带来源(二)
23、 战阵之间,不厌诈伪。——《韩非子&难一》
24、 利于国者爱之,祸于国者恶之。——《韩非子》
25、 目短于自见,故以镜观面;智短于自知,故以道正己。一《韩非子&观行》
26、 事异则备变。备:措施。——《韩非子&五蠹》
27、 韩非子: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①,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②,以吏为师。
28、 韩非子:是以圣人不期①修②古,不法③常可,论世之事,因④为之备⑤。
29、 顾小利,则大利之残也。——《韩非子&十过》
30、 德则无德,不德则有德。——《韩非子&解老》
31、 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恶。——《意林&韩非子》
32、 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33、 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韩非子&显学》
34、 尔以玉为宝,我以不受子玉为宝。——《韩非子&喻老》
35、 原文翻译: 有道明君统治其臣子的方法,只不过用两个方法。那就是刑罚和赏赐。
36、 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中国&战国)韩非子
37、 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韩非子&六反》
38、 至治之国,有赏罚而无喜怒。——战国.《韩非子&用人》
39、 难点注释: ①期:期望。②修:即循,遵循。③法:效法。④因:依据。⑤备:措施。
40、 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韩非子&初见泰》
41、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战国)
42、 恃人不如自恃也。(恃,依靠。)——《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韩非子名言警句带来源(三)
43、 韩非子: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①劳而供养薄②,故民争,虽倍赏累罚而 不免于乱。
44、 万物莫不有规矩。——战国.《韩非子.’解老》
45、 明法制,去私恩。令必行,禁必止。——战国.《韩非子&饰邪》
46、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韩非子(战国)
47、 圣人不期循占,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韩非子》
48、 韩非子: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 一《韩非子》
49、 主多怒而好用兵,简本教而轻战攻者,可亡也。——《韩非子&亡征》
50、 用兵者,服战于民心。服战:使人民适应战争。——《韩非子&必度》
51、 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韩非子&喻志》
52、 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故人多溺。——《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53、 安危在是非,不在强弱;存亡在虚实,不在多寡。——《韩非子&虚实》
54、 为君者犹盂)也,民犹水也,盂方水方,盂圆水圆。——战国.《韩非子》
55、 好辩说而不求其用,滥于文丽而不顾其功者,可亡也。——《韩非子&亡夫》
56、 诚有功,则虽疏贱必赏;诚有过,则虽近爱必诛。——战国.《韩非子&主道》
57、 明于治之数,则国虽小,富;赏罚敬信,民虽寡,强。——战国.《韩非子&饰邪》
58、 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自贤之心:自以为善的想法。——《韩非子&说林上》
59、 失道而后失德,失德而后失仁,失仁而后失义,失义而后失礼。——韩非子《韩非子&解老》
60、 思虑熟则得事理,……得事理则必成功。——《韩非子&解老》
61、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修:遵循。法:效法。)——《韩非子&五蠹》
62、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竞:竞争。逐:追逐。)——《韩非子&五蠹》
63、 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一《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64、 难点注释: ①书简之文:指记载礼仪科范的文献,代指汉治文献。②先王之语:指记载圣 贤之道的话,代指诸子百家之书。
65、 原文翻译: 所以圣人(治理天下)不期望于遵循古代之制,不效法一成不变的成规,而是 研究当世的实际情况,依据它们来制定措施。
66、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0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韩非子&六反》
67、 广积不如教子,避祸不如省非。——林逋尔以玉为宝,我以不受子玉为宝。——《韩非子&喻老》
68、 善为吏者树德,不能为吏者树怨。概者,平量者也。吏者,平法者也。治国者,不可失平也。——战国.《韩非子&外储说》
69、 原文翻译: 所以现在是民众的数量多而财货的数量少,从事劳动很多而给养不充足,因此 民众争夺不休,即使加倍的赏罚也不能使百姓不去互相争夺。
70、 原文翻译: 在英明君主治理的国家里,没有记载其他文献制度的政治之书,而只以法令教 育百姓;也没有记载先王之道的议论之书,而只让百姓以官吏为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