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白衫眠古巷,红索搭高枝。——王建《寒食》
02、 清愁诗酒少,寒食雨风多。——张镃《寒食》
03、 困人天气近清明。——苏轼《浣溪沙·春情》
04、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苏轼《守岁》
05、 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06、 对青山强整乌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07、 庆人间七夕佳令。——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08、 六曲屏山和梦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09、 莫辞吊枯骨,千载长如此。——邵谒《长安寒食》
10、 出门复入门,两脚但如旧。——杜甫《九日寄岑参》
11、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孟浩然《他乡七夕》
12、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13、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孟浩然《他乡七夕》
14、 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蒋捷《女冠子·元夕》
1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16、 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17、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18、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19、 乘云径到玉皇家。——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20、 天应有意故遮阑。——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21、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孟云卿《寒食》
22、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戴复古《除夜》
古诗词中的传统节日(二)
23、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文征明《拜年》
24、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5、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26、 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27、 落花夜雨辞寒食。——吴文英《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
28、 玉钩斜傍西南挂。——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29、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韦庄《长安清明》
30、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31、 绿柳朱轮走钿车。——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32、 只今聊结社中莲。——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33、 留恋海棠颜色、过清明。——张辑《南歌子·柳户朝云湿》
34、 连钱嚼金勒,凿落写银罂。——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35、 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户。——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36、 步月移阴,梳云约翠,人在回廊。——刘镇《柳梢青·七夕》
37、 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38、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孔尚任《甲午元旦》
39、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李商隐《观灯乐行》
40、 彩索平时墙婉娩,轻球落处晚寥梢。——温庭筠《寒食日作》
41、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42、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苏轼《念奴娇·中秋》
古诗词中的传统节日(三)
43、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其二》
44、 山屏醉缬,连棹东西岸。——吴文英《瑞龙吟·德清清明竞渡》
45、 那知天上计拙,乞巧楼南北。——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46、 春空云淡禁烟中,冷落那堪客里逢。——朱孟德《西夏寒食遣兴》
47、 舞腰那及柳(),歌舌不如莺。——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48、 雨下飞花花上泪,吹不去,两难禁。——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49、 海角天涯,寒食清明,泪点絮花沾袖。——吴文英《花心动·柳》
50、 谓洋海底问无由。——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
51、 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52、 婺星为情慵懒,伫立明河侧。——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53、 催趁戏旗游鼓,素澜雪溅。——吴文英《瑞龙吟·德清清明竞渡》
54、 回首西陵松柏路,肠断也,结同心。——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55、 被白发、欺人奈何。——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56、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失名《折桂令·元宵》
57、 绀海掣微云,金井暮凉,梧韵风急。——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58、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59、 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60、 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苹藻香。——史达祖《寿楼春·寻春服感念》
61、 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62、 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古诗词中的传统节日(四)
63、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64、 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张先《青门引·春思》
65、 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66、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67、 露浥初英,早遗恨、参差九日。——吴文英《满江红·刘朔斋赋菊和韵》
68、 试自判此生,更看几度,小住为佳。——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69、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70、 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朱淑真《眼儿媚·风日迟迟弄轻柔》
71、 玉纤暗数佳期近,已到也、忽生幽恨。——顾贞观《步蟾宫·闰六月七夕》
72、 料得他乡遇佳节,亦应怀抱暗凄然。——韩偓《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
73、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74、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75、 题门惆怅,堕履牵萦,数幽期难准。——吴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