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佛语禅话爱心不分远近,慈悲没有敌对和亲爱。
02、 佛语禅话正的欢喜,不在于拥有多少,而是有爱。
03、 佛语禅话笑容、柔软、体贴、付出,是爱的表达。
04、 懂得惜福,就会造福;真正造福的人,才是真富有。
05、 学佛所注重的不只是理论、学问,还要能身体力行。
06、 不自害,不他害,不两害。《华严经》卷十九,十行品
07、 内心寂静,外缘不动。《华严经》卷二十九,十回向品
08、 天天禅语修行不只有耐力,还要耐怨,才会圆满人格。
09、 于众伎乐现自娱乐,而内不舍念佛三昧。《首楞严三昧经》
10、 佛心禅语 人的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越是富有的人,越想
11、 佛语禅话人生的最后,奉献躯体作医学教育,是生命的勇者。
12、 一提到佛教,一般入都认为佛教是消极的、出世的、空无的。
13、 假如我们不能给予他人什么,就不要期待他人能给予我们什么。
14、 厌嫌恶行,却不认为有恶人;如果有的话,那只有一个——我。
15、 善是利益,恶是损害。一念之非即种恶因,一念之是即得善果。
16、 我们没有能力掌控每一扇门,却可以营造自己家中的一份恬静。
17、 一旦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佚名
18、 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在生活中体认佛法,在人群中体会世间法。
19、 谈情说爱大慈大悲,以智化情,以慈化情,以法范情,以德导情。
20、 所谓远方,并非指路程的长短、距离的远近,而是指心念的迷悟。
21、 淡泊是一种心态,是生命盛开的鲜花。淡泊在于心,在于修身养性。
22、 要周“修”,不要周“休”;要福慧双“修”,不要福慧双“休”。
佛曰经典语句生活哲理(二)
23、 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24、 天天禅语心要清净,做好内外环保——爱惜地球资源,照顾人生资源。
25、 天天禅语见人有错,要“尊重的提醒”;受人指正,应“感恩的接受”。
26、 想着怎么害人家,难免就要想着防止被别人害,既是两害,为什么还要害?
27、 自利益者不名为实,利益他者乃名自利。《优婆塞戒经》卷二,自利利他品
28、 一句禅语一种人生一用法度己,智慧成长;再度他人,就是“回自向他”。
29、 佛心禅语 问:人不信净土,恐只是本来福薄?答:此言甚是。(莲池大师)
30、 美满的人生,不在物质、权势、名利及地位,而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情谊。
31、 若有功德,当自覆藏;若有过失,当自发露。《长阿含经》卷十六,《坚固经》
32、 古风基地玲珑心,花事染,一点相思一缕怨;诵诗卷,云水禅、临窗听雨念君安。
33、 天天禅语爱惜生命并非计较寿命长短,而是应时时提高警觉,把握分秒利益人间。
34、 世事无常,世事风险,谁愿逞能做主,谁就要甘冒风险;不逞能,不做主,最安全。
35、 人生难得洒脱,要洒脱必须拥有宗教精神及人生目标,才能得到真正有意义的洒脱!
36、 佛心禅语 由于执著自己的角度,在文字里面做文章,所以烦恼断不了。——慧律法师
37、 行忍辱的人,是一个最坚强的人,任何人与事都击不倒他。能忍,才能成就天下大事。
38、 能知所知法,唯依心妄计,若了所知无,能知即非有。《大乘密严经》卷上,妙身生品
39、 佛真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无障无碍,如焰如化。《金光明经》卷二
40、 世出世间、有为无为,全在于自己的精进努力。没有自然的释迦,也没有天生的弥勒。
41、 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大乘密严经》,阿赖耶微密品第八
42、 如诸众生及草木,一切生长咸依地,世及出世诸善根,皆依最胜尸罗地。“四十华严”卷十七
佛曰经典语句生活哲理(三)
43、 今晨天气闷热,朝霞没有因此迟到,鸟鸣没有因此赖床,与众不同的早晨因此没有被它们错过。
44、 佛教距今已经创立了三千多年,那精深的浩瀚佛学理论,为今天的我们留下来无数的人生禅语。
45、 望空雨宝休夸富,无地容锥未是贫,踏着秤锤硬似铁,八两原来是半斤。(《五灯会元》卷十四)
46、 有力的人才会忍,有慧的人才能忍;忍是勇敢、担当,忍是负责、奉献。(当代)星云《佛光菜根谭》
47、 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若自扬己德、隐他人好事,令他受毁者,是菩萨波罗夷罪。《梵网经》卷下
48、 心正,才能证菩提之正道;心歪,则万事皆空。宽心待人,人人自能相助;慈悲为怀,天地助你成功。
49、 佛心禅语 珠光宝气并不是高贵的象征,人之所以高贵,更重要的是因为气质和品格,而非外在的浮华。
50、 佛心禅语 入,不管他物质生活充实或贫乏,只要他心里非常安详,就是在过着幸福的生活。——耕云先生
51、 天天禅语大海之舟因舵手而到岸,人生之舟因良师而解脱,身躯之病因良药而治愈,精神之病因妙法而觉醒。
52、 以自然的眼光看人看事,以不思量的心观人观事,一切就都自然了,心态也随之而转,烦恼就变成了无烦无恼!
53、 智慧与烦恼,好像手心与手背。其实二者都在同一只手上,但手背无法拿东西,若反过来用手心,则双手万能。
54、 佛心禅语 僧云:“正当与幺时,如何?”师云:“夜禅孤月冷,晨朝片云高。”——《舒州法华山举和尚语要》
55、 佛心禅语 放下无谓的固执 人们做事情、处理问题都需要有决心和勇气,但切忌将“坚持”与 “固执”画等号。
56、 禅宗一直在讲不要有心念的活动而是行动,这个行动本身就是一种解脱。当然行动也代表觉知,还有立即采取行动。
57、 有及非有,二俱远离,法相所摄真实性事,是名无二。由无二故,说名中道。(古印度)弥勒《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六
58、 每个人的内心都蕴藏着无限宝藏,那就是佛性,若我们能除去心中的自私自利,发挥无私的精神,那么我们就能拥有美满的人生。
59、 佛心禅语 愿心定,成佛之路就不远;愿心不定,就会被世间各种爱恨情仇和贪欲的业障左右,贪恋繁华、富贵、情爱,最终随波逐流。
60、 佛心禅语 什么样的人会痛苦?忽略拥有,而追逐欲望的人,会常常痛苦。什么样的人会快乐?珍惜拥有,而少欲知足的人,会常常快乐。
61、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愿有缘人三思。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寂寞无聊,一个没有工作的人,往往感到苦闷烦恼,生活得非常不幸福。
62、 大气是一种深度。别人可以猜测不到你内心有多深,但永远不要让别人对你抱有怀疑和敌对心理。做到真正的大气很难,如果做到就成功了。
佛曰经典语句生活哲理(四)
63、 苗而不秀岂其天,不使童乌与我玄。驻景恨无千岁药,赠行惟有小乘禅。伤心一念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归卧竹根无远近,夜灯勤礼塔中仙。
64、 真正的好东西,没有你的、我的,而是大家的;还有你的、我的,说它再好也好不到哪里。人也一样:还有你我,不算好人;没有你我,才是好人。
65、 佛心禅语 我们要尊重众生的理由有三:过去的时候一切众生曾经是父母;现在的时候一切众生是修行的所依助缘;将来的时候一切众生是未来的佛陀。
66、 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 所谓耗财毁业行为,有如下六种:嗜酒;赌博;行为不检点;迷恋歌舞声色;结交坏朋友;偷懒不上进。这是六种耗损财业的方式。
67、 佛心禅语 爱是理性的牺牲,而不是感性的占有。爱是无怨无悔,心甘情愿的奉献,爱是美化外在环境,净化内在心灵的源头,爱是慈悲的显现。—一海涛法师
68、 佛心禅语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人生智慧。人生在 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豁达地 处理。
69、 怎样才能消业、消灾?把自己的本分事做好,欢喜接受所面临的一切,过一分钟即消一分灾。凡事都得靠自己,福要自己造,业要自己了,而非求佛消灾解厄。
70、 住持之要,莫先审取舍。取舍之极定于内,安危之萌定于外矣。然安非一日之安,危非一日之危,皆从渐积,不可不察。(宋)浮山远禅师《与净因臻和尚书》
71、 履仁行慈,博爱济众,有十一誉,福常随身:卧安觉安,不见恶梦,天护人爱,不毒不兵,水火不丧,在所得利,死升梵天。是为十一。《法句经》卷上,慈仁品
72、 如不勤习五明,不得一切种智故。内明为求自解学,因明为伏外执学,声明为令他信学,医明为所治方学.巧明为摄一切众生。(古印度)马鸣《大庄严经论》卷五
73、 常有人为事业不顺或身体不好,而怀疑家中的神位不对或有所冲犯。师言:“佛门讲定业因果,只要心安处处皆安,心安即理得。在佛教中,任何方位都是好方位。”
74、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他人有爱心,对他人有感恩的心,对他人有关怀的心。而这种关怀也好,爱心也好,感恩也好,都没有任何目的,是本当如此的,这就是佛法的精神。
75、 佛心禅语 为了正义的事业,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视死如归的人,把浩然正气还给大自然,留一个纯洁高尚的美名还给天地,是英雄的胸襟,自然能够赢得别人的敬仰。
76、 有些好逸恶劳的人,成天闲荡,无所事事,像孤魂野鬼一样,不知道在哪里安定身心;似逐水浮萍一般,不知道将飘向何方。这不仅仅是个人生命的不幸,更是社会资源的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