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字集人生感悟内容页

有关佛的语句

2024-03-21 12:18:02互联网人生感悟手机版

01、 佛家经典禅语 恶事自己承担,好事归于别人。

02、 爱惜、培育子女是责任;孝顺、供养父母是本分。

03、 福德之反报,不问尊与卑。《法句经》卷下,道利晶

04、 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心正、路正,走下去就不会偏差。

05、 依文解义,不可会道。(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二

06、 人道为罪福、圣凡户枢。(民国)太虚《优婆塞戒经讲录》

07、 孝顺父母、尊重师长、爱护妻子、善待他人皆能获得幸福。

08、 言为心声,行为魂驱,人的言行是其内心和灵魂的告密者。

09、 若欲即身成佛位,无散专一观自心。(宋)米拉日巴《道歌》

10、 佛告大慧:前圣所知,转相传授,妄想无性。《楞伽经》卷三

11、 一切烦恼若不坚着,我说无犯。《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卷二

12、 经典禅语悟道 酗酒能够致人丧失意志,产生放荡不羁的行为。

13、 何谓菩萨能持禅定?佛言:能除身心粗相。《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一

14、 来的欢迎,走的目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泰然若处,冷暖自尝。

15、 讲话要温和轻柔,态度要谦诚亲切,才能使人身心感到温馨而和乐。

16、 净修一行,即修众法。……一一行中具众行故。《胜天王般若经》卷三

17、 受诸异道,不毁正信;虽明世典,常乐佛法。《维摩经》卷上,方便品

18、 慧人以渐,安徐精进,洗除心垢,如工炼金。《法句经》卷下,尘垢品

19、 殴杖良善,妄谗无罪,其殃十倍,灾迅无救。《法句经》卷上,刀杖品

20、 耕好自己的心田,不因说法故,受彼食而食;但为利益他,说法不受食。

21、 佛心禅语 世间色声香味触,常能诳惑一切凡夫,令生爱着。(智者大师)

22、 天天禅语为善如汲井水,即使汲取再多,仍会不绝地涌出,怕的是不掘井。

有关佛的语句(二)

23、 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 宁可德行优秀而消失肉体,也不愿无德而苟活在世。

24、 世间事要做得圆融并不容易,没有历经逆境的事,不值得作为我们人生的灯塔。

25、 能行说之可,不能勿空语。虚伪无诚信,智者所屏弃。《法句经》卷上,教学品

26、 佛心禅语 无念为宗,无作为本。真空为体,妙有为用。——《荷泽大师显宗记》

27、 一句禅语一种人生力量用对方向,就是亮丽的人生;用错方向,则步步都是陷阱。

28、 结婚后,他会变得更唠叨,时常会提醒你在工作时要多看别人脸色,不要强出头。

29、 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法界,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华严经》卷六,如来现相品

30、 悟,是一种生命的大突破、大飞跃。这种境界,只有通过生命的大搏斗才能够拥有。

31、 一言禅将粗话打磨成艺术的那是文字高手,将艺术还原成粗话的那更是高手中的高手。

32、 越是把自己想得渺小的人,可能是越有力量的人;越是有力量的人,一般总是越谦虚。

33、 佛心禅语 由于执著自己的角度,在文字里面做文章,所以烦恼断不了。——慧律法师

34、 上地之人不可作下地人之行,下地人亦不可作上地者之行。(宋)冈波巴《教言广零集》

35、 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必定是一种平凡的生活,因为只有在平凡中,真正的幸福才得以存在。

36、 由一切内外大种,及所造色种子,皆悉依附内相续心。(古印度)弥勒《瑜伽师地论》卷三

37、 诸有自归佛,不堕三恶趣,尽漏处天、人,便当至涅槃。《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四,善聚品

38、 令彼一切人,修行于十善,率土常丰乐,国土得安宁。《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八,王法正论品

39、 念佛要念得这颗如针孔般细小的心,能够开扩成“量周沙界”,如明月般洁净,如静水般透彻。

40、 内心善良正直的人,即使看到坏事,也能往好的一面想,为对方的坏找到一个“合理”的理由。

41、 佛心禅语 天堂与地狱只在一念之间,若念天堂,有爱便是天堂;若念地狱,人 间处处即炼狱!

42、 听话、说话要完整,不要只拣前一句、后一句,合起来刚好尖尖的刺进人心,创伤也就不可弥补。

有关佛的语句(三)

43、 尽对朋友说些无用的甜言蜜语,智者知道这种人是只说不做的。《经集》第二品,第三章《羞耻经》

44、 若有净信坚固心,常得亲近善知识,一切诸佛与其力,此乃能人如来智。《华严经》卷七,世界成就品

45、 一个人懒惰,虚度时光,最终一事无成,都是自己原谅自己的恶、安慰自己的失、欺骗自己的心造成的。

46、 有了感恩的心,人的心量才会变得广大和宽容。有了感恩的心,人们才会想到要去回报社会,回报大众。

47、 你得有善功德!舍钱不如舍身,舍身不如舍心,舍心不如舍性。我们救命是救一时之苦,救性才是救万古。

48、 忍字心上一把刀。能忍,就能纳受人间一切的缺点——对任何人没有一点怨恨,做任何事也没有一个难字。

49、 金钱有时带给我们的不是快乐,而是烦恼。人生一世,折磨我们的不一定是贫穷,也可能是各种各样的贪欲。

50、 大气是一种财富。和自己身体结合在一起,谁也拿不去,爆发出来让别人叹为观止,隐藏起来让你从容立世。

51、 譬如有人咽喉闭塞,则能断命。如是,善男子:一切诸见,唯有我见斯能断于智慧命根。《大乘宝云经》卷九

52、 仕主不忠退后悔。跟随主管(就业工作),不能尽忠职守,等到被辞退(失业),才想到悔不当初已覆水难收。

53、 念佛之人,必须事事常存忠恕,心心提防过愆,知过必改,见义勇为,方与佛合。《印光法师文钞·与陈锡周书》

54、 修德、积福,就是创造培育善因善缘。不间断地培植善因善缘,恶缘就停止了。善缘成熟了,恶因就会推迟现报。

55、 佛心禅语 言语道断,文字性空,到这里可谓鲸吞海水尽,露出珊瑚枝,潜人还会幺?——《黄龙慧南禅师语录》

56、 佛说:恶人听见有善人做善事,故意来扰乱,你要自己冷静,不要嗔恨和责(mà)。那个来扰乱你的人,不过是自找麻烦。

57、 路就在脚下,现在不做,更待何时?来生的缘,可以是今生结下的;来生的果,可以是今生种下的。前世的债,今生正在还。

58、 佛心禅语 生、老、病、死、忧伤和失望,跟自己不喜欢的人在一起,永不满足的欲望,这些存在的属性都是苦。——《佛陀的格言》

59、 有情轮回生六道,犹如车轮不暂停。《心地观经》卷三,报恩品循环三界内,犹如汲井轮,亦如蚕作茧,吐筵还自缠。《佛说无常经》

60、 空有三者:一无性空,性非有故;二异性空,与妄所执自性异故;三自性空,二空所显为自性故。(古印度)护法等《成唯识论》卷八

61、 产生的结果又在不断地增长。如果你不采取行动,你不会得到相应的结果;一旦你采取了行动,其相应结果绝不会就这么随便消失的。

62、 洞悉沙门、婆罗门的所有知识,摆脱对一切知识的贪求,超越一切知识,这样的人是精通知识者。《经集》第三品,第六章《娑毗耶经》

有关佛的语句(四)

63、 人常常因一念偏差而舍弃互爱互助的人生,变成贪求取夺、嗔恨残害的人生。追根究柢,都是因贪求名利、欲乐而蒙蔽自己清净的本性。

64、 远和近微博将长篇时代推向微篇时代,将拖沓语言逼向精致语言。微博不仅革新了文风,而且最大限度地精密了思想,令微言大义成为一代时尚。

65、 佛心禅语 有些人一直认为自己不快乐,就是因为他们固执地让自己的情绪不肯离开令人不快的事情。那样,除了折磨自己的身心之外毫无益处。

66、 堪忍成就一切人生如果不能忍辱,就无法成就事业、学业与道业。行必定要能堪忍无量的苦,无忍决不会有所成就,是故「忍」为修学佛法的重心。

67、 佛心禅语 当我们允许别人来掌控自己的情绪时,本身就已经成了一个受害者, 当对发生的现状无能为力的时候,抱怨与愤怒便成了唯一释放的选择。

68、 佛心禅语 我们用文字来教育,会栽培一些学者,但不能造就成佛道者。虽然看很多经典,但拼命着相,没有正思维,因此无从得到法益。——慧律法师

69、 佛心禅语 一雨一情,盖载生成。桃花濯锦而丽,杨柳弄风而轻。决决野泉发响,关关林鸟和鸣。历历见闻中得妙,更嫌何处不分明?——《宏智禅师广录》

70、 我们已经拥有了许多别人没有的东西,我们已经站在了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幸福人群里,我们有什么理由抖擞出这些个本算不上什么烦恼的事情来折磨自己呢?

71、 若用智慧返观心性,则能通行心,至法华、念佛、般舟、觉意、首楞严诸大三昧,及自性禅乃至清净禅等,是出世间上上禅门。《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一

72、 我们生活在尘世中,什么人都可能遇上,什么事都可能碰上,会有人说你好,也会有人说你不好。但只要我们做人做事问心无愧,就不必执着于他人的评判。

73、 “言重”即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能鼓励人心向上,并解开众生的心结,所以“言重”则“有法”:“行重”即行仪庄重,举止有节,是故“行重”则“有德”;

74、 如果该忍处不忍,后果不堪设想。其实,忍辱是为了负重,假如能以一时的牺牲换取回旋的余地,峰回路转之下柳暗花明,方能于困境之中走出新路、开拓新天地。

75、 佛语经典语录 人的思想可以决定人的行为,这是精神活动对于物质活动(人的各种行为)的指导作用。所以每个人完全可以决定自己是做个好人,还是做个坏人。

76、 佛心禅语 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劫以前已经成佛了,可是他老人家慈悲心太重,为 了教化没有恒远心、没有坚强心、没有诚恳心的众生,在雪山苦修六年, ,示现成佛。

77、 日升月落,春秋代序,世间万物的轮回变化,自有规律。四季轮回冷暖交替悲欢离合,花开花谢云卷云舒缘聚缘散。昨日的因成为今日的果,既是命运的必然,也是行动的必然。

78、 “释怀”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境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懂得释怀,才会有“采菊东篱下”的旷达高洁;被贬他乡的苏轼懂得释怀,才会有“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乐观豁达。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