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字集人生感悟内容页

修身养性的佛书语句佛语经典

2024-03-22 05:45:02互联网人生感悟手机版

01、 佛语禅话以佛法做人间事,在人间修佛法行。

02、 心安是福 人若让内心不安,幸福便不会到来。

03、 断除法爱,除一切执。《华严经》卷十八,明法品

04、 是故灭圣谛是第一义,不思议是灭谛。《胜鬘经》

05、 一个人必须自信、信他。对自己的能力要有信心,对

06、 天天禅语想得通,才做得到;做得到,才能引导他人。

07、 内在的心灵环保先落实生根,就能做到深度的外在环保。

08、 佛心禅语 拥有超然的佛心,就不必在乎一切身外之物了。

09、 执著与把握不同——执著是为己而争,把握则是当下付出。

10、 我钟情旭日,因为需要光亮;我迷恋朝霞,因为渴望灿烂。

11、 在人间净土,清洗身心的浮躁,荡涤灵魂的尘埃,不亦乐乎!

12、 欢喜心是一种涵养,能令周围的人都有“如沐春风”的喜悦感。

13、 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因贪念而侵夺他人,实则伤害自己的人格。

14、 菩萨的境界,就是菩萨道与生活零距离、菩萨道与生活成为一体。

15、 常有人问:“应如何修行?”师言:“注意外境来时的一念之间。”

16、 站在他们面前,让他们猜怀的是男是女,一般猜测的结果都极为准确。

17、 佛心禅语 退回拥有之前的心态,心中空无一物,生活自然能回归简单。

18、 只关心有用的事,无用的事关心不关心都一样,不如拿这个时间发发呆。

19、 度有情,人世重于出世,生活重于生死。利他重于自利,普济重于独修。

20、 佛说:如来说有我,其实并无一个我,而凡夫之人,把假我当做真我了。

21、 果中无有业,业中亦无果,但因由于取业而生果。没有天与梵天作为轮回的

22、 佛心禅语 佛说,是非的原则是将心比心,要经常设身处地地为他人想一想。

修身养性的佛书语句佛语经典(二)

23、 尽职尽责扮演好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这不仅仅是人伦之本,也是修行的一部分。

24、 及时再造福不要以为目前很富有,财产很多,福已经足够了,不必急着再造福。

25、 天天禅语时间用过以后有成果,即“够用”;用很多时间却无所得,即“不够用”。

26、 戒的目的是要使我们的身口意保持平衡与清净,进而修习禅定,由此显发本有的智慧。

27、 佛心禅语 佛说:“人往高处走,其实高处不胜寒;水往低处流,其实低处纳百川。”

28、 众报随业生,如梦不真实,念念常灭坏,如前后亦尔。《华严经》卷十三,菩萨问明品

29、 我们是需要弥陀救度的人。一个需要弥陀救度的人,不能反过来教弥陀如何来救自己。

30、 娑婆世界又译成堪忍世界,意即要经得起磨练、能忍耐,才有办法在世间自在地生存。

31、 为一一众生,轮回经劫海,其心不疲懈,当成世导师。《华严经》卷十一,毗卢遮那品

32、 一言禅将粗话打磨成艺术的那是文字高手,将艺术还原成粗话的那更是高手中的高手。

33、 佛家经典禅语 把有好处的事情让给别人,而自己去做吃亏的事情,这是上等人的表现。

34、 佛心禅语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坛经·般若第二》

35、 佛心禅语 生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间。古今中外,多少对生命的描述,都不及佛经 这般精彩。

36、 想要正确地驾驭自己的心,就要达到心的自由境界。与其说心象是墙壁,不如说仿若仓库更加贴切。

37、 嘴巴可以行善也可以作恶,有时候,用嘴巴所作之恶可能造成很坏的影响,给他人带来很大的伤害。

38、 怎样看待生活中的可怜可笑可悲可厌可憎可恨之事?佛日:随顺众生心所乐。——《大方广佛华严经》

39、 无尽法界,性海圆融,缘起无碍,相即相人,如因陀罗网,重重无尽。(唐)澄观《华严经大疏》卷二

40、 佛心禅语 “平淡”字面正如其意,简单朴素,就如白开水一般,没有大风大浪, 也没有风风火火。

41、 佛心禅语 门下青山泼黛,途中细雨如膏。灵云陌上桃花,处处芳菲溢目。——《圆悟佛果禅师语录》

42、 做一个好人,当真是不容易:一个好人,在家里不仅要扮演仁孝的儿女角色,还要扮演慈祥的父母角色。

修身养性的佛书语句佛语经典(三)

43、 佛心禅语 所有的境界都是以心为引导者。心是主人,所有的境界都是由心造成的。——《佛陀的格言》

44、 最有禅意的句子我们能不能拥有一丝笑容,口中能不能要做心的训练,在心中建态来培养自己的清静之心

45、 ~前世~人若能转世,世间若真有轮回,那么,我们的前生曾会是什么?佛说:万物于镜中空相,终诸相无相。

46、 佛心禅语 佛说:是心为佛,是心是佛。心境如一,要光有光。给心境一点光, 再灰暗的心境也会充满光亮。

47、 所谓禅在当下,就是用禅的精神、禅的方法、禅的见地、禅的功夫指导我们如何面对生命的当下、生活的当下。

48、 休把庭花类此身,庭花落后更逢春,此身一往知何处?三界茫茫愁煞人!(宋)龙牙密禅师(澫益《法海观澜》)

49、 想想也牙酸。也不会天天缠绵到死的样子。看到雪小禅这样说的时候,我笑。多年前与他说话的时候,总想听到一些

50、 清净:水的本质是清净,人的本质也是清净的。水犹如我们的清净心,烦恼污垢的沙石本来就未曾污染过水的本身。

51、 人心的散乱有两种:一是昏沉,一是浮动。昏沉是糊里糊涂空过时日,无所事事涣散体力,懈怠、懒惰、昏睡、不肯精进。

52、 佛心禅语 生命的本源只有自己能够看到。因为别人眼中的你也许是片面、不真实的。只有相信自己,才能做自己的主人。

53、 世间赏心悦目的人和事,常人大多都能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但对那些让人不舒服的人和事,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欣赏”。

54、 如何解决冷暴力?其实很简单,只要明白,人无完人,你自己都无法做到完全没有缺点,为何还要勉强你爱的人也完美无缺?

55、 如果人人发挥慈悲心,即可形成“一眼观时千眼观,一手动时千手动”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并具足无量悲愿的济世力量。

56、 爱语——柔声悦色,令人闻之欣慰、见之敬爱。诚恳的爱语,可扫除一切人我烦恼,解开心结郁闷,化干戈为玉帛,转暴戾为祥和。

57、 已作之罪皆发露,未作之恶更不造,如是三品忏诸罪,皆名第一清净戒。以忏悔水洗尘劳,身心俱为清净器。《心地观经》卷三,报恩品下

58、 所谓“忏悔”,就是改恶、迁善,检讨反省净化身心,是我们精进不可缺少的美德,可是一般入却不知回头是岸,不容易滋生忏悔的心情。

59、 佛心禅语 别人(mà)你、批评你的时候,是冒着作恶、折损福德的危险来提醒你要积 福,你应该自我反省,向他致敬,感激他的大恩大德。

60、 了凡先生虽然精通易经数术,但他却一再强调说术只是一种形式,而道却能给人以真正的启迪。他希望我们能将“了凡因语”的理论传播四方,让

61、 佛心禅语 念如磐石,持守一心 抱定宗旨,一志不移,任他八风吹来,尔当岿然不动。只此法门,真 可一生直截了当。世之最可珍贵者,精神也。

62、 言说文字皆解脱相。所以者何?解脱者,不内不外不在两间,文字亦不内不外不在两间。是故舍利弗,无离文字说解脱也。《维摩经》卷中,观众生品

修身养性的佛书语句佛语经典(四)

63、 经典佛语 害人其实是害己,报应就在眼前。踩到自己扔出的香蕉皮,结果跌断了腿的故事,人人皆知,遗憾的是生活中乱扔香蕉皮的还是大有人在。

64、 人生感悟在顺境中修行,永远都不能成佛。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吃再好的草,驴也不会变成骏马;吃再好的丹药,人也不会变成神仙。

65、 三宝加持的阳光下成长的我,由于获得恩德善知识的正确引导,坚定地认知心中本来具足爱心的明灯和智慧的光明,再也不怕生命的夜路,也不畏轮回的黑暗。

66、 经典佛语 多因一果是因果关系中的一种现象。这个道理也闪烁着辩证思维的火花,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67、 修福报的十种方法第孝亲;第戒邪淫;第素食;第持戒;第常怀恭敬心;第念佛、拜佛;第支持慈善、正知站;第常发善愿、常常回向;第忍辱;第时时忏悔。

68、 凡夫由于受到后天的污染而多心、多欲,一心直向欲境奔驰,一切的恶皆由此所致。人必须去掉多心多欲的习气,去杂还纯、去伪归真,才能回归自我的真如本性。

69、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特人空门问苦空,敢将禅事问禅翁;为当梦是浮生事,为复浮生是梦中。来时无迹亦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70、 悟是不能完全用语言及文字表达和形容的,譬如你吃了一颗糖,感觉很甜美,这甜的滋味只有吃过的人才能知晓,没有吃过糖的人是不易体会的,“悟”是自证自觉的境界。

71、 佛家经典禅语 如果以善良的心去教育感化别人,即使别人因此离你而去,你也没有做什么坏事;如果以恶毒的心去教别人相互乱斗,这就是搬弄是非,你就做了最大的坏事。

72、 佛心禅语 佛能包容天下事。我们为人处世也要看得开,放得下,那么凡事都随 缘,不生计较。你包容别人,别人包容你;你帮助别人,别人帮助你,这 是永远不变的真理。

73、 如果你非要将友情提纯致崇高,非要将亲情提纯成挚爱,非要将爱情提纯至完美,那么,你苦心所求的结果,最终也只是一个无法达到目的的结果,反而把自己推上人生的苦旅。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