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做自己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做的事,消除一切妄念。
02、 天天禅语面对扭曲或责难,要有化杂音为零的功力。
03、 佛家经典禅语 “一”了结了,“一切”也就了结了。
04、 天天禅语欢喜就不怕艰难;有感恩的心,才能凝聚力量。
05、 有人靠微博维命,有人靠微博养心。微博给你带来了什么?
06、 事业必须倾注心血才能成功,人更要倾注心血、爱才能成长。
07、 天天禅语寸寸感恩心,步步觉有情;觉有情,就是无私的爱。
08、 见诸行无常是断见非正见,见涅槃是常是常见非正见。《胜鬘经》
09、 包容别人时,双方的问题就解决了。(当代)圣严《108自在语》
10、 生命的意义在于感恩,生命的意义在于社会责任、社会义务的落实。
11、 内心平静快乐,头脑清醒,考虑事情就会清楚周全,说话就会得体。
12、 如水大流尽,波浪则不起,如是意识灭,种种识不生。《楞伽经》卷二
13、 不留心教典,饶勇猛精进,定成魔外。(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一
14、 与其沉湎于过去的回忆中患得患失,不如思考一下怎样做才能改变生活。
15、 天天禅语“经”不只是口念,而是用双手做、双脚走,为世间疾苦付出。
16、 天天禅语信而不修,果报就在那里,或乐或苦,与你寸步不离,不毁不灭。
17、 无儿无女者,私下认为,留财无益。有这种心思,送人钱物,是不净布施。
18、 佛心禅语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
19、 若受持戒者,可得名为人,一切破戒者,则如狗不异。《正法念处经》卷五十
20、 勇敢的人要勇敢于面对自己的过失。(清)吉美林巴《吉美林巴大师之教言》
21、 大凡既具备善读书、肯吃苦的秉性,又有一身闯劲并极为自信的人,多不安分。
22、 寻文取证者益惑,苦行求佛者俱迷。(唐)大珠慧海禅师(《慧海禅师语录》)
佛语愿印(二)
23、 人间好话,要如海绵遇水般牢牢吸住;世间是非,要如水泥地般坚固,水过则干。
24、 国家人民要和谐,不营私弄权,不党同伐异,不制造分裂内乱,不计较前仇旧恨。
25、 凡夫众生,孰能无过?吾人自懵懂无知而至体认世事,不论有心或无心之过错,皆须
26、 夫豪杰者,圣贤之基也;圣贤者,佛祖之阶梯也。(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四
27、 要建立自我的信心、自我的期许、自我的目标。(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28、 随在何处,念佛第一,好心情第二,好身体第三,其余任何重要之事皆在第第五……
29、 如何修禅定?佛日:有着之故行禅定耳!以见吾我便摄息之,是日禅定。——《贤劫经》
30、 人心比武器还厉害!因为武器由人心所创造,不管将它用于好或坏的地方,都起源于一颗心。
31、 现在是电脑时代,人们习惯用脑,却迷失了心。心胜过脑。心,极灵极妙;脑,却呆头呆脑。
32、 学佛是尽本分,在什么岗位就做什么事,不要将人间事想得太渺茫,而忽略了自己身处在人间。
33、 佛心禅语 由自己的行为导致不好的结果,宛如铁生锈后,就会受锈的腐蚀。——《佛陀的格言》
34、 透明:水具备透明的特质,心的本质也是透明与光明。犹如镜面能映照万物,水晶能折射各色光芒。
35、 用佛心看人学佛的修养,是要每个人保持平等心,看见任何人都能起欢喜心。佛心看人,人人都是佛。
36、 佛心禅语 若也广寻文义,犹如镜里求形,更乃息念观空,大似水中捉月。——《黄龙慧南禅师语录》
37、 人有了慈悲之心,也就懂得了感恩。人生如寄,我们的生命是借来的,迟早要还回去。感恩是人的本性。
38、 经典禅语悟道 有死是由于有生,所以(如果害怕死)就应当害怕生,如果我没有出生,如何会有死呢?
39、 如是之身,虽寿百年,亦归磨灭。谁有智者于生死海而当爱乐?《大宝积经》卷五十五,佛为阿难说处胎会
40、 聪明人永远不会因为忙而忽视了锻炼和保持身体的健康。他们知道,如果没有健康的体魄,一切都等于零。
41、 若闻讥毁心能堪忍,若闻赞叹反生惭愧,修行道时欢喜自庆,不生侨慢。《优婆塞戒经》卷二,自他庄严品
42、 身不证法升高座,死人阿鼻大地狱。身证不了尚生疑,何况不证盲心说!(陈)慧思《诸法无诤三昧法门》
佛语愿印(三)
43、 譬如有人咽喉闭塞,则能断命。如是,善男子:一切诸见,唯有我见斯能断于智慧命根。《大乘宝云经》卷九
44、 心如幻化,驰骋六情,而常妄想,分别诸法。犹如世人,驰走空聚,六贼所害,愚不知避。《金光明经》卷二
45、 在心灵中,没有任何东西能够被隐藏和埋葬。我们会把一切被压抑的自动投射到外界,而自己根本毫无觉察。
46、 如人擎油钵,不动无所弃。妙慧意如海,专心擎油器。若人欲学道,执心当如是。《修行地道经》卷三,劝意品
47、 久废不可速成,积弊不可顿除,优游不可久恋,人情不能恰好,祸患不可苟免。(宋)晦堂禅师(《禅林宝训》)
48、 佛学人生感悟经典语录将自己的最低需求作为贫富分界线,人就容易知足,将别人的状况作为贫富分界线,则永不知足。
49、 天天禅语行善的果报是幸福与快乐,作恶的果报是忧虑与痛苦,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些果报是不可以用来相互交换的。
50、 满心勇气的能量,不绝望是活着的真义,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英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唐·圆泽
51、 心如明镜。虽然外在景物不断转变,但镜面却不转动,此即境转而心不转。若心随境动转不息,则人我是非皆成昏扰,不能自己。
52、 谈情说爱,爱河千尺浪,情海万重波;我们要“以智化情”,我们要“以慈化情”,我们要“以法范情”,我们要“以德导情”。
53、 遗失身外财物并不可惜,可悲的是遗失了内心的宝藏却还无知觉;人人本有清净纯真的佛性,只因烦恼无明而遮蔽了珍贵的宝藏。
54、 以平常心观不平常事,则事事平常。诚然,平常心不是“看破红尘”,不是消极遁世;相反,平常心是一种境界,平常心是积极人生。
55、 能寂静意故名人,以五趣中能寂静意无如人者。故契经说:人有三事胜于诸天:一勇猛,二忆念,三梵行。《大毗婆沙论》卷一百七十二
56、 佛心禅语 一切法皆是心法,一切名皆是心名。万法皆从心生,心为万法之根本。故经云:“识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马祖》
57、 希望有可见度,我们宁愿相信天上某个闪烁的星星就是自己;希望灵魂不灭,我们内心深处笃信生命的轮回。现实和虚妄仅仅隔着一层纸。
58、 人格教育:以慈悲人格为学习目标,以诸佛菩萨为效法榜样,以戒定慧为求道根本,以智仁勇为做人方针,心中要建立“圣贤偶像”的观念。
59、 文化塑造灵魂,文化对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决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和谐与否,不是政治生活,也不是经济生活,而是文化生活。
60、 佛心禅语 心、佛、众生其实没有差别,佛也没有比我们多一只手多一只脚。所判别的只是佛心清澈无碍,真如让你看不清真实面貌。——证严法师
61、 佛心禅语 《坛经》上说“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 动”——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才是真正的处世之道。
62、 佛心禅语 只要心是坚强的,外在的优势和劣势便不足畏惧,因为优势和劣势都是相对的,只要你掌握了方法,不懈地努力,就可以把劣势变成优势。
佛语愿印(四)
63、 佛心禅语 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在我所求 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广州香山书院楹联)
64、 贵在坚持,成在坚持,难在坚持。一颗勤奋不息的心,能够收获累累果实;一颗奋发向上的心,能够登上成功的峰巅,看到美好的风光;一颗坚持的心,能够超越梦想。
65、 佛心禅语 山高水深是佛境界,日上月下、云腾鸟飞是佛境界,明色暗空、坏空成住、三涂六趣、九有四生、炉炭镬汤、诸恶苦趣是佛境界。——《天目中峰和尚广录》
66、 经典禅语悟道 佛家云:如果真心帮助,不挟带任何杂念的布施,就是真布施;不怕将来没有回报的布施,就是真布施;不对受施人存任何轻视之心的布施,就是真布施。
67、 禅语悟道财物布施并不只是送施财物,而且能放下对物质的贪执。放下对物质的贪执,才是真正的财物布施。噶举祖师冈波巴大师说:“不执一物,比供施所有财物殊胜。”
68、 受人攻击或陷害时,千万别起嗔恨心,反而应起感恩心;因为没有坏人显不出好人,没有苦难的众生则显不出菩萨的宽忍爱心。所以,我们应视毒(mà)、中伤如饮甘露。
69、 般若现证即是自内证耶?佛言:不也,善男子,般若如实观见法身为内证也。终不以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为内证也。非但闻思即能证得自内所证真如之法。《大乘宝云经》卷四
70、 所归依者,谓唯灭谛爱尽涅槃。或复有谓:归依僧者,归依四姓出家之僧,今显此僧威仪形相,皆是有漏,非所归依,所归依者,谓成僧伽学无学法。《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四
71、 需要足球的耐受力!这两样东西中国缺吗?我看足球,兼看球场以外的人生百态。大凡腐败官员都是踢皮球的高手,如果让他们到足球场上踢足球,或许能为国足换回一点面子。
72、 村言折射传统,映照现实。最下里巴人,也最阳春白雪。农民是水,农村是海洋,不了解、不尊重、不重视、不依靠农民和农村,即使是航空母舰也难免会遇到被巨浪吞没的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