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因此,古代之王,建国君民,教学第一。学记》)
2、 夫材的使用,国家的栋梁,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卷64)
3、 善政不如善教得民。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珂:孟子尽心上》)
4、 世界之运,从乱到平,胜败之原,由力而智,所以言自强于今,以开民智为第一义。(梁启超:学校总论)
5、 中国弱的原因不止一端,而坐在中国人的黑暗中,人才的缺乏是最重要的教育强国的基础。(严复:学衡)
6、 除了教育,没有什么能促进一个国家的繁荣、力量和幸福。(杰斐逊:1926年英文版《反对无知运动》第120页)文字集发布 WwW.WENZIji.COM
7、 建立国立学校有两种条件:一种是物质条件,主要是金钱;另一种是精神条件,代表人本身,这里指的是教师和教师。(乌申斯基:
8、 尝试泰西富强的原因,不是在炮械军乐,而是在穷理劝学人才多则国强,人才少则国弱。(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康有为政论集上册)
9、 丈夫养人才,犹种树。建筑不是月亮,种树不是几年不阴。今天的变法百事可急,而兴学养才,不能一日致(康有为:《请开学校折》、《康有为政论集》上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