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字集人生感悟内容页

佛祖说的最经典语录

2024-03-20 22:06:02互联网人生感悟手机版

01、 佛心禅语 闻教便行,奚待更劝。(妙叶禅师)

02、 天天禅语预防天灾的最好方法,就是净化人心。

03、 爱 爱不是要求对方如何,而是要求自身的付出。

04、 因解成行,行成解绝。(五代)延寿《宗镜录》卷三

05、 身体可以累,心灵不要累;因为心灵是慧命的泉源。

06、 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心中有爱,也要“行”中有爱。

07、 天天禅语人生的苦恼,莫过于与自己、人事过不去。

08、 情到多时反转薄,莫嫌佛门茶饭淡,僧情不比俗情浓。

09、 梦醒了,还是当下的月光,不如寄情这月光,也是一种亮。

10、 心为系缚解脱本,是故说心为第一。《正法念处经》卷二十

11、 不要把你的脏话放在前面当作口头禅,说得越多乱的就越早。

12、 发脾气 发脾气是短暂的发疯,自己害自己莫过于乱发脾气。

13、 人生如茶,空杯以对,就有喝不完的好茶,就有装不完的欢喜和感动。

14、 培养好自己的气质,不要争面子,争来的是假的,培养来的才是真的。

15、 于父母所少作不善,获大苦报,少作供养,得福无量。《杂宝藏经》卷一

16、 若不计寒暑,朝夕勤修务,事业无不成。《长阿含经》卷十一,《善生经》文字集整理 wENzIJI.coM

17、 信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无一二三,而一二三。(隋)智颧《摩诃止观》卷一

18、 这是一句佛语,每个人的心是一块田,种善因,故得善果;种恶因,故得恶果。

19、 佛心禅语 吕新吾云:“心平气和四字,非有涵养者不能做,工夫只在个定火。”

20、 事事皆“有”则会迷,样样皆“无”则会断;言“有”则执常,言“无”则执断。

21、 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法身。《不增不减经》

22、 世出世间、有为无为,全在于自己的精进努力。没有自然的释迦,也没有天生的弥勒。

佛祖说的最经典语录(二)

23、 施为后世粮,要至究竟处,善神常将护,亦复致欢喜。《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四,善聚品

24、 住戒有慧人,修习心与慧,有勤智比丘,彼当解此结。《杂阿含经》卷二十二,第599经

25、 以佛为境界,专念而不息,此人得见佛,其数与心等。《华严经》卷十六,须弥顶上偈赞品

26、 倘若拥有一颗平静心,就不会感到焦灼,不会感到浮躁,不会把灵魂搁浅在无氧的空气中。

27、 若人自不善,不能令人善;若不自寂灭,安能令人寂?(古印度)龙树《十住毗婆沙论》卷

28、 佛语禅话父母是孩子的“模”,老师是学生的“样”;以好模样,培育孩子正确的人生观。

29、 以十善道为法园苑,爱乐安住,自住其中,亦劝他人令住其中。《华严经》卷三十五,十地品

30、 以有为空、无为空破诸法,令无有遗余,是名毕竟空。(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三十一

31、 碧溪幽林,轻掬明月净红尘,醉沐清风听禅音。陪鹤伴琴,闲温诗酒煮爱恨,笑泯浮生葬古今。

32、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彻悟禅师语录》

33、 行善要及时,功德要持续。如烧开水一般,未烧开之前千万不要停熄火候,否则重来就太费事了。

34、 佛心禅语 长江澄澈印蟾华,满目清光未是家。借问渔舟何处去?夜深依旧宿芦花。——《从容录》

35、 所取之境体既是空,能取之心性亦非有,所观心境了知是空,能观察智体实非有。《佛说宝雨经》卷八

36、 一个人懒惰,虚度时光,最终一事无成,都是自己原谅自己的恶、安慰自己的失、欺骗自己的心造成的。

37、 佛心禅语 心境清凉,忙碌便是欢喜,人心安定,环境即太平,便见世外桃源,工作中的忙碌便为欢喜。

38、 行人都有佛性,只要能发挥良知良能,没有一个人不能去救人、去造福人群;这分救人之心,就是菩萨心。

39、 佛心禅语 抱着功利主义的思想去学佛法,动机不正,因地不真,虚伪的因,必得幻灭的果。——耕云先生

40、 拾己为人佛教的真正精神在于不为自己,一切只为众生求安乐,宁可拾己,以自己的牺牲使他人得到安乐。

41、 佛心禅语 问:怎样才是正确的修行?答案是:以智慧去净化H己,以慈悲去感化他人,这才是正确的修行。

42、 时时保持快乐的心境,把快乐的气氛散布给四周的人,此即“慈”;众生有苦难能及时为其拔除,此即“悲”。

佛祖说的最经典语录(三)

43、 何谓病本?谓有攀缘;……云何断攀缘?以无所得……何谓无所得?谓离二见。《维摩经》卷中,文殊师利问疾品

44、 经典禅语悟道 最会学习的人,用精神去听讲;中等会学习的人,用心去听讲;最不会学习的人,用耳朵去听讲。

45、 我们都不是圣人,不会什么事、什么人都拿捏得恰到好处,不犯无意之过是不可能的,因此言行之前三思很必要。

46、 佛心禅语 时时好心就是时时好日;时时保持心中的正念,任何时间、任何方向与地点都是吉祥的。——证严法师

47、 戒律是什么?戒律是堤防。持戒精严,你的六根便可防守得严严实实,不会有漏洞。有戒律,我们的修行才有保证。

48、 从事政治者,不贪污舞弊,不假公济私,不借势磨人,不欺压善良,不两面人格、两种手段、挑拨离间,否则非为真正信者。

49、 你一念心疑,被地来碍;你一念心爱,被水来溺;你一念心瞋,被火来烧。你一念心喜,被风来飘。《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

50、 设满世间一切众生,悉不知恩,菩萨于彼,初无嫌恨,不生一念求反报心,但欲灭其无量苦恼。《华严经》卷二十三,十回向品

51、 重视伦理,提倡孝道,居家和乐,上慈下孝,兄友弟恭,妯娌和睦,婆媳爱敬,即使至亲骨肉,也该相互尊重个人的生存权利。

52、 水遇到障碍,会有三种结局:增加深度;提高水平;别开生路,走出一番新天地。弘法途中任何障碍,都是暂时的、毕竟成全的。

53、 若普为一切众生护持禁戒,观第一义空,无我人相而为有情护持禁戒,是则名为净戒波罗蜜多。《大乘理趣六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六

54、 四时不暂停,命亦日夜尽,壮年不久住,恐怖死来至。见于死生苦,而生大怖畏,舍世五欲乐,当求于寂灭。《别译杂阿含经》卷八

55、 佛法大海,信为能人,智为能度。……若无信,是人不能人佛法。……譬如牛皮未柔,不可屈折。(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一

56、 如人一身居,去其故室中,神以形为庐,形坏神不亡。精神居形躯,犹雀藏器中,器破雀飞去,身坏身逝生。《法句经》卷下,生死品

57、 的执著,甚至放下对“法”的执著,把一切放下,彻底放下,才能承担起“建设世间和拯救世间”的责任,才可解脱自己、解脱世人。

58、 当一个人能量旺盛,处于阳性气场时,感召的自然都是吉祥的物象;反之,当一个人能量虚弱,处于阴性气场时,感召的也都是不祥之物。

59、 行,既是行动,也是行走,行动是一种随时而发的实践,行走是永远身在途中的状态。也就是说,修行与学习相伴相随,永远都不会停止。

60、 佛心禅语 人若执著自己的我相,就会变得傲慢起来,那么距离地狱就不远了;反之,能以谦卑平直之心待人,天堂就在眼前。——郑石岩

61、 善恶的标准,很难做一个绝对的评价,我们要判断一个人是智慧或愚痴,可以观察此人平时所喜好亲近的人、事、物,以便作为评论的依据。

62、 佛心禅语 执著于自我而生活,自己撒下了痛苦的种子,妄想不断地扩大,终至背负不了的苦恼。这正是作茧自缚的痛苦。——梅原谛愚禅师

佛祖说的最经典语录(四)

63、 佛心禅语 当烦恼莫名地升起时,先问问自己:烦恼是什么?何以生烦恼?如此 自省之后,你会发现,烦恼是可聚可散的东西,转境不如转心。

64、 宇宙在我心中,不过是一朵花,一粒沙,一片叶,一朵浮云。瓶中水,天心月,虚空云。一句佛号,一片禅心。佛说,人生呼吸间。刹那即永恒。

65、 法界之内,“南无阿弥陀佛”的旗帜插到哪里,哪里便是佛的领地。现在这一面旗帜已深深地插在我的心里,我的心便是佛的领地了,何其幸福。

66、 佛心禅语 在生命的千变万化之中,没有未来,也没有过去,只有“现在”。能够把握住现在,同时也能掌握过去和未来,这就是生命。——海涛法师

67、 追求名利空花,不如追求性灵的解放如何摆脱精神的枷锁,获得大自由?佛日:一切凡夫所有身心不得自在,或心随身,或身随心。——《大般涅槃经》

68、 禅定禅定,要静要清净,看住了什么昏沉也没,什么妄想也没,一心定在那里,动也不动,天倒下来了也不怕,猫捉老鼠就是这个精神,聚起精神看着老鼠。

69、 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 如同砍伐树木,一片片慢慢地砍,到最后树忽然就倒了,又好比远行前往都城去,一步步慢慢地走,到某一天一下子就到达了目的地。

70、 拨云见月烦恼就像乌云,尽管乌云遮住了月亮,但在云层后面的月亮还是那么圆。同样是一轮明月,有些地方却看不到,为什么呢?因为月亮被乌云遮蔽了。

71、 心一宽,天地就大。天地一大,眼界就阔,神思就远,游太极,接八荒,一无所碍;无障无碍,自在腾挪,任凭驰骋,何事不成?欲得快意人生,宽心为第一要务。

72、 佛心禅语 倾盖如旧,白头如新。两镜相照,不隔纤尘。遍界未尝示相,毫端普现色身。止犹谷神,动若行云。相见又无事,不来还忆君。——《圆悟佛果禅师语录》

73、 做好事如种田,播下种子,多少会有收获;做坏事如照镜,做下什么,必定就报应什么。做好人不难,像农民那样专心农事就可以;做坏人如同借债,借了总是要还。

74、 虚空有尽,我愿无穷。开悟,是为众生之慧命,若不能以众生 之苦乐为己身之苦乐,是为自私自利,与无上菩提背道而驰, 即使诸佛菩萨、善知识在面前,也会错过。

75、 如是诸病,从宿食生,若诸众生能于饮食知量知足,量其老少、气力壮弱、时节寒热、风雨燥湿、身之劳逸,应自审察,无失其宜,能令众病无因得起。“四十华严”卷十一

76、 佛心禅语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 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找到行事的准绳,看到过去的得失, 规划未来的方向。

77、 心有八种,或复有九,与无明俱,为世间因。世间悉是心心法现,是心心法及以诸根,生灭流转,为无明等之所变异。其根本心,坚固不动。《大乘密严经》卷中,显示自作品

78、 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金刚经》

79、 佛心禅语 贪财者因钱财积累不多而忧愁,一颗心如同永远填不满的沟壑,无法找到满足和安宁。一个为财迷失了自我的人,不仅得不到生活的幸福,反而会跌进不幸的深渊。

80、 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 流淌着的水不会经常是满的,旺盛的火不可能永久燃烧,日出只是片刻就消失了,月满时其实已经开始月缺了。尊荣豪贵也是变化流动的,不会总是如此。

81、 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 盛东西的用具虽然粗糙,但不要随便丢弃,因为它们各有贮藏东西的用处;愚笨低贱的人虽然不贤,但是也不能随便抛弃,因为他们也可以有各自的作为。

82、 品一盏茶,洗去尘埃,洗去世间的虚情假意,然后,在一盏禅茶时间里,获得清欢。我等你,与我共一场禅茶之约。你若来,我定与你听雪品茗,谈世情、聊古今,共度清宁时光。

热点阅读